第36章 华夏文字韵非凡,横竖勾折意韵含。

二人移步船上,小舟开始快速在溪流中穿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脚下小舟劈开着脚下的时光沧海,朝着过去的未来峡谷游去。

两岸没有青山,只有一幕幕时光中的剪影。

战争多,和平少。

仓颉自从上船后看向两岸的浮光掠影便渐渐沉默起来,想必也意识到了后世并非他所想那样会一劳永逸的和平安宁。

“后世的历史……”仓颉欲言又止。姜旭也侍立于仓颉侧面,想了想说道。

“后世有歌诀曰,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东西晋。南北隋唐五代尽,宋元明清帝统休。”

“短短二十字已道尽千古风流,也诉尽众生悲欢,一切爱恨情仇,都已沉眠于前辈和我脚下这滚滚波涛中了。”

“但正因如此,晚辈才于后世前来观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其理一也。”

“历史有人曾总结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后世学习的历史研究方法叫做唯物辩证法,只要有人的欲望存在,古今一体。但乱世亦有明星,治世亦有悲风,这才是天地大道。”

仓颉静静地聆听着姜旭的叙述,他没有明显的点头或摇头,只是抬头凝望着前方的微光,深深地叹息。

“确实,阳光愈是灿烂,影子便愈显深邃;夜色愈是浓重,星辰便愈显璀璨。”他的声音中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光辉。

此时,岸边出现了一位身着宽松素朴长袍的儒生。

他用黑色丝带束起发髻,发丝间偶有几缕银白,却也被一丝不苟地束进黑发之中。

只见他凝视着手里竹简上的墨字,喃喃念道:“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仓颉的目光也被这位充满文气的夫子所吸引,心中满是好奇。

“这位,是距您两千多年后的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卿,是他第一次在自己著作《荀子·解蔽》里提到了您的名字和功绩。”

随着解释声响起,仓颉望向岸上渐远的身影,庄重地行了部族礼仪,以表谢意。

小舟继续漂流,岸上的浓雾中,又一个身影如神龙般若隐若现。

那人头戴华贵高冠,站在高处,手中握着一卷竹简,正朗声吟诵着诗文。

腰间精致带钩上镶嵌的宝石,在清风的吹拂下与他那无形却极具质感的声音一同摇曳生辉。

仓颉再次投去好奇的目光,姜旭赶忙介绍道:“那是淮南王刘安,生活在您之后的 2600年,西汉时期。他集结门客编纂了《淮南子》,其中记载了您的伟业。”

刘安那抑扬顿挫的朗诵声清晰传来:“天下有能持之者,有能治之者也。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能愈多而德愈薄矣。”

仓颉听后,笑着摆了摆手,谦虚地在线科普:“这位后辈,太过夸赞了,什么天雨粟,粟米肯定地上长的,当不得真的。”

但姜旭却注意到,仓颉的笑容中,眼角的皱纹都洋溢着喜悦,甚至露出了后槽牙。

不远处,另一个身影出现在视野中。他穿着朴素的交领右衽灰色麻布长袍,腰间系着简单布带,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挥毫书写。

“这位是东汉时期的许慎,距您身后 2800年。他著有《说文解字》,对您的造字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与归纳,同样对您的贡献推崇备至。”

许慎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仰之情,慨然吟诵到:“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

声音流荡在岁月之山的幽谷中,久久回荡不息。

仓颉闭目,似乎在仔细咀嚼着这后辈的文字,良久之后才睁眼感慨地说:“仅凭此言,我便能与这位后辈心灵相通了。”

“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后世尊您为‘字圣’,受万世华夏子孙敬仰。”姜旭也传达着后世对前辈的思念与追忆。

直播间的弹幕此时再次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太美了!这意境,这文化传承,仓颉一定会感到欣慰!】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为能教授这样深厚的文化而自豪!】

【我是学服装设计的,这演员的服装太考究了,简直和历史记载一模一样!】

随着小舟渐行渐远,仓颉向岸上的两位后辈挥手告别,他们的身影在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远,但仓颉的造字伟业,却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文明的丰碑上。

【我是服装专业毕业的,现在在古风汉服圈工作,你们注意到这几个演员了吗?我怎么觉得姜旭是穿越回去的?】

【仓颉的历史太久远没有记载,可无论是刘安还是许慎,这两人的服化道竟然和沈从文《中国古代服装研究》中的记录分毫不差!这服装也太考究了吧?】

仓颉望着岸上远去的后辈,也与之挥手作别。

在现代的文字博物馆内,姜旭带领着仓颉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他们来到了一个专门展示汉字发展史的展区。

这里,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详尽地记录了汉字的每一次变革和演进。

导游正站在一块巨大的展示板前,向一群聚精会神的游客讲述着:“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这是我们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形式,主要用于商朝的占卜活动。看这些刻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虽然简朴,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意功能。”

随着导游的指引,游客们的目光转向了旁边的金文展示区。

“金文,又称铭文,主要刻在青铜器上,其字体比甲骨文更加规范和圆润。这些文字见证了周朝的礼乐文化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仓颉聆听着导游的解说,眼中流露出对后世智慧的赞许。

他看到了自己的造字初衷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演变,从简单的象形到复杂的会意,再到形声结合的创新,每一步都是汉字发展的见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