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五倍……不够!

既然明确了技术原理和具体的研发路线,电科五十四所的动作还是相当迅速的。

这也得益于对方已经在地面移动通信领域耕耘多年,作为目前最重要项目的两种车辆底盘通信装备,实际上也早就进入了测试阶段。

只是其中的卫星通信车,由于华夏自己的通信卫星数量和性能都比较抱歉,一直被限制了发挥而已。

而在接到常浩南的项目要求之后,五十四所只用大概三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四辆样车的硬件改造,使其具备了完整的接收-解码-储存-编码-转发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编码数据节点。

只是为了方便测试,其中的解码和编码模块被设计为可以从物理上完全关闭,以尽量减少额外硬件对于对照组的性能影响。

至于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的程序……

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常浩南之前在有线网络中就进行过测试,把当时的程序稍作修改即可。

相比之下,浙省大学那边的动作虽然也不慢,但他们手头并没有多余的平流层飞艇。

无论是另造新的,还是把已经飘在天上收集气象数据的几个降下来都需要时间。

进度反而落后了一些。

不过,常浩南并不准备因此而改变计划。

原理验证无所谓在天上还是地上。。

因此,在四辆经过改造的中继通信车验收完成之后,常浩南便将它们派往了位于蒙省西部的预定测试区域。

至于为什么是蒙省……

因为火炬集团在这里有一块面积巨大的试验田。

由于庄秉昌同志尚未成功开发出满足要求的苜蓿和大豆,常浩南自己也还没找到足以为沙子提供足够抗剪力度的高分子材料,所以这块地目前还没有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但毕竟使用权属于火炬集团,加上周边几百公里都没有大型城镇,所以搞无线电传输测试的审批很容易通过。

唯一的问题是,2002年这会,还没有后来那遍及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尤其是中西部相对偏远的地区。

所以四辆车先是从京城经铁路运输到蒙省首府青城市,然后又靠自己跋山涉水数百公里,前后花了将近一个星期时间才折腾到地方。

当然,整个过程有火炬集团和电科五十四所的专人负责押车,并不需要常浩南亲自跟随——

后者的工作安排也不允许他把这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

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常浩南是在测试前一天才飞抵tmtzq毕克齐机场。

然后在第二天上午,转乘一架隶属于京城军区空军搜救旅的直12直升机,抵达测试场地附近的一座通用航空机场。

当直升机降落时,已经提前到达这里的吴威等人,自然早就等在了停机坪附近。

通航机场,主要服务的是各型直升机,还有运5这类小玩意。

场地条件相比常见的民航机场自然要差上许多。

甚至连跑道和停机坪都是只经过硬化的非铺装地面。

而常浩南此前并没有太多乘坐直升机的经验。

于是,他在确认直升机停稳后的第一时间便跳出机舱。

紧接着就被尚未完全落回地面的扬尘给迷了眼睛……

好在接机的一众人刚刚距离较远,这会正紧赶慢赶地走过来,并没有注意到常浩南这小小的狼狈。

“报告常总。”

吴威来到常浩南面前:

“按照之前确定的流程安排,四辆样车已经完成全部检查工作,只等您正式下达测试命令!”

在他身后不远处,四辆sx2190底盘的通信车正两两一组,分别停在两处由迷彩布搭成的棚子下面。

看着面前有些灰头土脸的几人,常浩南深吸一口气,略带感慨地上前两步,和吴威握了握手:

“辛苦你们了。”

顺着前者的眼神,吴威低头看了看自己已经沾上一层土色的衣服:

“嗐……这才哪到哪……”

“我们一年恨不得有十個月都在外面出差,啥场面没见过……早习惯了。”

说着伸手掸了掸衣服上沾着的浮尘。

但效果显然不怎么样。

于是只好转移话题:

“常总,这边机场的后勤同志给您留了午饭,您看……”

常浩南早上就没怎么吃,这会已经过了午后,确实也感觉有点饿。

但看了看远处连圆盘型天线都已经展开的四辆测试车,还是觉得时间耽搁不得:

“给我整个饭盒装上吧,测试的时候找个空垫一口……”

“……”

四辆通信中继车,按照由易到难的测试计划,将从相互间隔5公里开始,以5公里为步长逐渐拉长距离,最远到间隔30公里为止——

受制于天线高度和地球曲率的影响,这型通信车进行直接通信的最远距离就是30公里。

再远,就得上散射通信手段了。

反而并不利于今天测试的进行。

随着常浩南正式下令测试开始,二、三、四号车依序离开停车场,沿着一条土路向西驶去。

而一号车作为信号发送源并不需要移动位置,此时已经在几名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开始架设天线增高桅杆。

最开始间隔5公里的通信测试倒是用不着这东西。

但后面却是必不可少。

几分钟后,常浩南也带着吴威一起,进入到了一号车的车厢当中。

实际上,机场塔台那边专门腾出了一间会议室作为测试指挥中心。

不过,为了能尽快看到结果,常浩南还是选择了亲自上车。

……

尽管非铺装路面的路况很差,但百十公里对于车辆来说毕竟不算很远的距离。

大约半小时后,距离最远的四号车也报告说自己已经抵达了15公里外的预定位置。

于是。

第一轮测试,正式开始。

首先,自然是对照组。

也就是按照传统中继模式,中继站只进行数据接收和转发,而不对数据进行处理。

“各号车均已就位!”

无线电当中,传来了现场测试指挥员付明义的声音:

“一号车,开始发送数据!”

一时间,原本有些嘈杂的车厢当中,只剩下空调和通信设备工作时的嗡嗡声,以及包括常浩南在内,总共四个人的呼吸声。

测试所用的数据内容是常浩南提前就设定好的,所以并不需要操作员现场输入什么。

只要在操作界面上选定内容,然后发送就行了。

不过,程序毕竟是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紧赶慢赶编出来的,也就不用考虑什么ui交互之类的问题了。

不说别人,哪怕常浩南自己,看着略显简陋的界面都有点绷不住。

好在基本功能还是比较齐全的。

没过多长时间,数据传输便逐渐接近了尾声。

毫无疑问,哪怕不去看具体的结果,单凭感觉也能知道,结果并不乐观——

网络吞吐量并非一般理解当中的“平均网速”,测试方法也不是通过传输一定数据量的文件然后再除以最终用时,而是以一定速率发送一定数量的帧,并计算待测设备传输的帧。

如果二者相等,那么就将发送速率提高并重新测试,直到接收帧少于发送帧的瞬间,其对应速率就是网络吞吐量。

因此基本可以认为,测试时间越短,则结果越差。

另外不难看出,这种测试方式得到的结果虽然是一个字节/秒的带宽单位,但却绝不仅仅和传输带宽有关。

更重要的其实是稳定性。

“1.4千字节/秒……”

几乎在屏幕上出现数字的一瞬间,吴威就下意识念了出来。

哪怕在21世纪初,也是个慢得惊天地泣鬼神的结果。

正如他之前估计的那样,在传输条件恶劣的地面上,利用通信车进行多跳传输,不会有任何好下场。

实际上,二号车那边测出的吞吐量高达170千字节/秒以上。

到了三号车,还剩下30千字节/秒左右……

而四号车就只剩下1.4千字节/秒了。

足以见得增加中继节点对于传输速度的毁灭性影响。

当然,如此夸张的结果确实是本地自然干扰较大导致的特例。

但趋势总归是没错的。

“打开各号车的编码和解码功能,重新进行测试!”

常浩南记录下实验数据,然后对着无线电下令道。

对于他来说,对照组的结果越差,反而越贴近于成功。

不过,一切的前提是。

实验组真能测出一个更好的数据出来。

……

随着机柜的散热风扇重新呜呜转起,第二次测试,也正式开始。

理论上,在启动了编码和解码功能之后,网络吞吐量将可以逼近香农极限。

虽然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受到诸多影响,但无论如何,结果应该都会明细优于之前才对。

而测试过程,果然也不负众望。

持续时间比第一次长了几倍。

尽管结果好坏与时间长短只是呈正相关而不是呈正比,但这至少是个不错的兆头。

一直到十几分钟之后,屏幕上才像刚才那样跳出一个代表四号车吞吐量的数字。

“6.8千字节/秒!”

这个结果让吴威眼前一亮。

要知道,这些数字本身并不代表他这辆通信车的真实水平。

但提升的幅度可是实打实的。

将近5倍!

他丝毫不怀疑,如果自家产品用上这种技术,那么即便过上5年,乃至10年,性能都不会完全过时……

“常总,这……”

他一脸兴奋地看向常浩南,准备表达一下祝贺。

但话说出口才发现,对方的脸色……似乎并不太好看。

“不对啊……”

常浩南眉头微皱,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结果喃喃道。

略显怪异的反应直接把吴威给整懵了:

“不对……哪里不对?”

“……”

迎接他的,是一阵沉默。

好一会之后,常浩南才用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回答问题的语气轻声说道:

“我之前在有线网络内测试,结果就没下过15倍……怎么这次的效果就直接减弱了三分之二呢?”

听到这句话,吴威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

好家伙,这意思是嫌五倍的提升还不够大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