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系统轮盘消失之后,王辰长舒了一口气,随后将自己脑海中的各种知识,以及身体上的变化整理熟练了一番。
这才将书房门打开,继续自己先前收拾东西的工作。
一边收拾还一边哼着小曲,显然是心情极好。
现在自己身上已经聚集了六个技能,其中五个是知识类的能力,在需要运用到的领域就会发光发热,能够为自己改造大唐起到巨大的帮助。
剩下一个是已经作用发挥完毕,类似于被动技能的身体素质改造。
接下来自己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大唐官场的博弈当中,不断的在各个方面取得成就。
在官位上升的同时,一点一点的改造大唐,同时依据官位提升而获得的抽奖次数,来获取更多的能力。
等到站在最高处之后,那抽奖次数已经巨多无比了,那时候自己应该已经是个全面型的存在。
……
在这一次烧烤聚会过后的两三天,王辰也就没时间去捣鼓别的玩意儿了。
虽说他对当官以及从政这一套很有心得,研究古往今来那么多历史,对于其中的朝堂博弈以及风起云涌,可谓了如指掌。
但大唐朝廷举办的官员培训,还是要按时参加的。
吏部举办这种培训的目的,为的就是让这些没有任何当官经验的考生,初步掌握一些为官之道。
当然,不会教导他们什么朝堂博弈,权谋手段之类的,只是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施政,如何处理日常公务。
毕竟除了王辰这样的极其特殊例子之外,剩下的人几乎都是不懂得其中道道框框的,要是不好好培训一番,上任了估计都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而对于这样朝廷官办性质的培训,也没有哪个考生敢不去。
认真听课学到一些东西,自然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吏部在教导培训完毕之后,会进行一次吏部考核,根据这一次的考核成绩,裁定各自的官职。
除了像王辰这样早就已经内定好的之外,其他人如果没有够硬的关系,那基本上都是根据这一次考试来抉择命运。
唐朝的科举考试就是这样,除了状元郎在内的前三甲之外,其他人统称一甲进士,没有前后高低之分。
具体安排什么官职,全靠吏部来裁定,现阶段通行的准则,那就是培训过后的这一次考试。
因此所有人都非常上心,恨不得一日三餐就蹲在学习的地方了。
而且整个学习期间,这些人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套近乎的,拉关系的,强行认老乡的,还有胆子大一些偷偷送礼的,各种各样层出不穷。
毕竟有上百号人呢,花样手段怎么会少呢?
对于其他考生到底玩什么花样,这些花样有没有具体效果,王辰那是丝毫都不关心。
他本来是不需要参加这种培训的王,只是每天都按时过来上课点卯。
主要还是为了体验一下这种感觉,顺便显得自己合群一些,虽然这种合群没什么太大意义。
……
学习了大概十天左右,整个课程就宣告结束了,并且如约来了一场考试。
考试内容完完全全是行政题,没有任何其他诸如诗歌文章之类的题目,就考这些考生施政的能力。
对于这些题目,王辰那是手到擒来,随随便便就能答个满分。
这就好比是清华北大保送生,因为太牛逼提前被招收走了,非要留下来参加考试,然后把状元捧走。
最后不出任何意外的,王辰成绩公布出来,又是一个完完全全,没有任何瑕疵的满分。
其他人的行政测试倒是各有高低,先前和自己还混的比较熟的榜眼和探花,在行政测试上反倒没拿到二三名。
不过对于科举考试的前三名,一般都会给予优待,所以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吏部考核完毕之后,自然是给予相应的官职。
官职授予的地点就在吏部衙门,毕竟最高都没有超过八品官的,全部都被吏部所管辖,不再需要更高级别的官员出马。
事实也果然如李世民所说,除了王辰一个人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是九品官。
其中只有三个人是正九品,剩下全部都是从九品,甚至还有因为考核太差,而被告知在家等候官职空缺的人。
还有因为完全不懂行政,而被随便塞到某个藏书文案的地方整理书籍去了。
三个正九品级别官员当中,有俩人被外调地方,一个人留在了长安,并且这三个人的正九品官职,都不是油水丰厚的部门。
由此到可以看出,唐代的科举考试,初期在官场中所占的地位是何等之轻。
同样能够反衬出来,王辰这个从八品的京中尚书台官员,含金量是何等之高。
在吏部衙门官员宣读这条任命之时,那可把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给闪瞎了。
就那一刹那,仿佛王辰身上都有金光乍现。
好家伙,大家伙都是从九品官员,正九品都是一些清水衙门。
这状元郎果然就非同凡响,不仅是从八品,而且还是牛逼的不得了的尚书台。
果然,读书读的好还是可以相当牛逼的,人家门门会,门门精,能够有这样的待遇,也实属情理之中。
各种羡慕和嫉妒,那是充斥在所有人的心中。
王辰这一波怕是直接乘风化龙,青云直上了。
大家都是同一批次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人家起步就是从八品的朝中重要部门官员。
他们这些个平平无奇的,起步那都是整个大唐最低级别的官员序列,简直没有可比性。
这些个人想要奋斗到王辰起步这个程度,估计都要最少三五年,甚至这些人当中,有最八成将会原地踏步,甚至最终失去官员这个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