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缅甸内战

“铁马,我要铁马!”

“给我来一辆——”

“我家主人要那一辆镶嵌宝石的!”

不知何时开始,京城突然出现了一个卖铁马的店铺。

很快,这间商铺立马就火遍全城。

一辆铁马,售价高达一千块银圆,就算是普通的官宦人家,也是心疼,更别提普通的百姓了。

而这样稀奇的玩意儿,却极大地符合贵族和富人的口味:

一件不需要牲口就能走的要自己,太新奇了!

而实际上,作为自行车的推广地,京营,或者说是新军才是第一。

“陛下,这铁马分外的神奇,不仅是在平地上能够走,就连那些狭窄的地带,甚至是山地,也能勉强行走!”

左宗棠站在皇帝一侧,这是整个操场上不断练习的士兵们说道:

“在铁马后面,不仅能够载动两三个人,还能载动大量的粮草!”

“据估算,一辆铁马可以转运两百斤的粮食,仅仅需要一人即可,百里之地,能够比普通的牲口节省一半的运费。”

“而如果达到300里,能节省八成!”

“这对后勤保障来说,是极大的便利!”

左宗棠作为将领出身,目光所及之处自然就是战争。

而战争最要紧的就是后勤保障,自行车在他看来就是比牲口还要好用的运输工具。

朱敦汉嘴脸扯扯,没有言语。

这番话再怎么翻译,其本意也就是如此:人力比牲口便宜!

一天时间,即使普通人一日三餐,也不过两三斤的口粮,但牲口最少十几斤,草料得是加盐,或者鸡蛋,不然的话就会生病,走不动。

骑着自行车,但凡有点耐力的,一天少说能走七八十里地,而牲口负载大,耐力却比不上人类,走个三四十里就不行了。

人,才是最廉价的资源。

“自行车,并不是仅仅用于补充后勤!”

朱敦汉看着畏畏缩缩学习自行车的士兵,摇摇头说道:“最要紧的是机动性!”

“臣明白!”

左宗棠一怔,点头称是。

在如今这个时代,所有强国的部队除了物资补给之外,机动性也是优势。

或者说,自行车的出现,就代表着机动性的大跨越。

就像二战时期,骡马化对于中国来说就是非常困难,大部分的时间依靠人力。

而日军呢,大名鼎鼎的自行车行动队,就能轻易地击溃游击队。

这让朱敦汉印象极其深刻。

自行车碾压双腿,就如同汽车碾压牲口一样。

也就是低配版的闪电战。

在朱敦汉的眼中,想要在大明全面普及铁路,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根本就很难进行。

在这段时间之内,甚至深入到各个县乡,自行车都有莫大的作用。

别的不提,奥德彪运香蕉就是明证。

甚至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打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火炮,此时给大明十万辆自行车,也能远征漠北。

没有了庞大牲口的口粮需求,仅仅是每辆车后的两百斤粮食,就足够在草原待半年,迷路也能走出去。

“陛下圣明!”左宗棠恭敬道:“短短三日之内,已经有百余人学会了自行车。”

“想来,三千之数不远矣,到时候组建一个铁马团,不知威力如何?”

光是想想,左宗棠就感觉激动。

一辆自行车,不仅能够运载一个人,还能载重200斤的东西,枪、子弹,铺盖,粮食。

保守估计,可以坚持二十天,极端情况下甚至能够达到两三个月。

一只两个月不需要补给的军队,这是何等的恐怖?

“就叫机动团吧!”朱敦汉随口道:“工厂如今越发的熟练起来,每月可产千辆铁马,到时候就可普及到了京营。”

“到时候人人都会骑自行车,铁路和官道不再是终点了!”

平叛,也会越来越简单。

这是朱敦汉的心声。

自从治国之后,他发觉整个大明比他想象的还要腐朽。

即使他励精图治,又有一群人精帮忙,但王朝末期的下坠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在他改革的阵痛之中,必然有许多的激烈反应,如,造反。

白莲教,太平军就是例子。

他都没有触及到灵魂,甚至为了怕引起反应,直接另起炉灶,不惜花费大价钱。

但连锁反应却是很难避免。

想到这里,朱敦汉吩咐道:“要塞区要继续扩大,珠江口、新加坡也在划归在内,甚至在一些交通要道,也要设立要塞!”

“可——”左宗棠犹豫不决。

“我知道你说什么,但这不重要!”

朱敦汉淡淡道。

所谓的要塞区,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要塞了。

这就相当于人为的修一座城堡,而且都是用水泥浇灌,再加上大量的火炮加持,其中的成本难以计量。

一座要塞区,百万块是基本的。

要塞区遍及在每一个交通要地,如潼关,山海关等。

等到时机成熟,要塞区就会变成守备区,然后就连接成一块,成为军区。

这些药材区就像是人体的穴位一样,都是非常的关键要地,一旦有人造反,立马就会封锁。

将所有的反叛势力一一切割。

攻不下一座要塞,根本就难以扩张,即使攻下了,也会面对另一座庞大的要塞。

“对了,太平军怎么样了?”

战争部的作用,其实就是总参谋部,目前只是对所有的战士进行统筹管理,以及在战略上进行指挥。

两广总督只有临机决断之前,大的方面必须要听从战争部的安排。

在山东白莲教被剿灭之后,太平军就成了战争部的首要目标。

“陛下,太平戝去了秦国!”

左宗棠无奈道:“把那里闹得天翻地覆,规模不断的壮大。”

“如果没有外援的话,一年之内绝对能够剿灭!”

“也就是说,他们有外援?”朱敦汉自然听得懂话外之音:“英国人?”

“大致不差!”左宗棠低声道:“其行动隐秘,似乎是早已经勾连,战争不猜测,太平贼似乎就是有英国人支持的!”

朱敦汉眉头一挑,心中一叹。

这件事表面看是外部勾连,实际上是大明本部的腐朽。

昔日严密的海关,以及层层不往的衙门,不是被收买就是被腐化,所以就会让那群外援物资运送到大明。

要知道,即使是在世祖朝开关,但也只能在十大海关之中进行交易,那些欧洲人根本就无法触及到内陆。

如今,这道法令废驰。

等等,海关,偷税漏税?

“难怪!”朱敦汉冷笑:“难怪海关的税收多年不曾增长,原来有许多瞒报,甚至是偷税漏税!”

“大明万里海疆,不知道有多少码头和港口,已经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地,本来属于朝廷的钱财,沦为了那些商人和贪官的钱袋!”

左宗棠眉头一挑,他倒是没有联想到这一点。

皇帝的心思可真多。

“官员不可靠了!”朱敦汉心中冒着杀起,但立马就被他按住了。

即使是军事调查处,如今还在成长阶段,根本就不是那些地方士绅、豪商以及贪官们的对手。

锦衣卫更不要提了,已经废了,完全沦落成了法警。

至于任免钦差,或者让官员们自查,根本就没有作用。

让贪官查贪官,让好汉查好汉,那么他们的结果根本就没有两样。

朝廷中无官不贪的时候,清官就成了例外,甚至被排挤。

而他的唯一能够信任的,只有比较纯洁的新军了。

“除了要塞以外,我需要成立一只海警!”

朱敦汉脑瓜子一转,立起炉灶,又准备安排一支军队。

“海警?”左宗棠一愣:“陛下,不是有水师吗?”

“水是主要的目标是对敌,缉私这样的事,必须要有专门的队伍来做!”

朱敦汉笑了起来:“大明的万里海疆,不知道有多少人埋尸海底,做了肮脏的勾当,也该是时候有人来主持公道了!”

“海警部队,就是缉私和警察。”

“海面上,并不是无法之地!”

左宗棠是聪明人,他联想起皇帝之前的那一句话,立马就清楚了目的:

增加海关税。

就像是盐一样,想要税收增高,必须清剿盐枭,逼迫百姓买官盐。

而有了海警部队,那些商人们只能走海关,根本就不敢走那些私人码头和港口。

短时间内,的确能够增加朝廷的税收。

陛下真是聪明。

……

缅甸,德京。

一个年约四十的男子站在窗前,从他的视线里可以看见远方冒出来的诸多烟柱,伴随着烟柱,偶尔还能够听见爆炸的声音。

看着远方的他的眉宇一直都没有舒展开来,半天后他才是回过身来,然后走出办公室。

办公室外面的办公大厅里,五六名军服的人都是齐齐转头看向了他。

“徐团长,现在我们再不行动的话,恐怕就要晚了,刚才我得到消息,似乎有一支部队已经去王宫!”

说话的是团参谋长,宁夏川,出生在新加坡,是名副其实的南洋土著,这些年来一步步晋升,40来岁的年纪,已经算得上是前途广进了。

但比如今的团长徐嘉禾,却又不如。

年纪比他小两岁,却已经成为了一团之主。

更关键的是,这支新组建的军队完全接受了朝廷的安排,不仅选拔各军的精英,更是装备了大量的后膛枪。

现在谁不明白,遂发枪已经落伍了。

宁夏川如此说,也是让旁边的几个人面露愁容,就连徐嘉禾也是听罢后久久不出声。

他这个团长,接受缅甸次子的邀约,千里迢迢来到了这个中部新城,没想到情况比他所预想的还要复杂。

缅甸世子在他们刚抵达的时候还高兴不已,但是谁知道没几天,就是满是忌惮。

显然世子的耳边已经有了一些言论,想要自己解决困难。

他这支部队,成为了多余。

就连缅甸藩廷也不欢迎他们,处处排挤。

要不是有一些商人和官员暗地里通消息,他根本就不知道缅甸郡王已经病重了。

在宫廷被封锁的情况下,他对于缅甸王的状况一无所有。

但毋庸置疑,整个德京城就像是一堆火药上的干柴,根本就不需要火星,短时间内自己就能自燃。

而他这只援军,却迟迟等不来世子的请求。

“团长,城门发生大战!”

忽然,传来了一则消息。

原来,效忠于世子的一个步兵团突然紧急入城。

而后一个驻扎在城内的步兵营被拉拢,公然宣布效忠二王子。

随后双方就是在城门口爆发了一场战斗,二王子的部队顺利攻破城门,然后一路杀往王宫,试图攻克王宫,抓获或者干脆是杀掉世子。

整个德京,瞬间成为了战场。

“世子发消息了吗?”徐嘉禾喝着茶水,他感觉自己的嘴唇分外的干渴。

“还没有消息过来!”

宁夏川摇头道:“看来不到最后一刻,世子是无法下定决心的。”

“世子这是有信心呀!”徐嘉禾叹道。

这一场内战,就这么突兀的爆发了,而且来的是如此的激烈,丝毫没有掩饰的意思。

“不过,二王子那么急切地造反,看来宫里的消息对他来说是不利的!”

宁夏川则揶揄道:“怕是缅甸王临死前,根本就没有见到二王子,甚至是被世子毒死的哟!”

“不要乱说话!”

徐嘉禾训斥道。

话是如此,但他心中却是如此猜想。

短短一个月时间,缅甸王的病情就极度恶化,想想就不可思议。

毕竟拖的时间越久,对世子来说越不利。

旋即,他们就看了一天的戏。

双方围绕着王宫激战一天多,然而由于世子的部队数量并没有什么优势。

众所周知,京城内是禁军,城外是地方军,即使是一个团的兵力,对于禁军来说,也并无多大威胁。

其他的军队则在没有王令的情况下,纷纷保持沉默。

参与进去或许能够获得破天的富贵,但失败却是一无所有,沉默反而能够维持住地位,甚至更进一步。

毕竟无论是世子,还是二皇子,登上王位之后,必须要拉拢他们这些军人,可以说是坐等赏赐即可。

同时这也是避免内战扩大化,保持缅甸元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