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们虽然住一个屋檐下,但大家总归是无亲无故的,能帮着奔波算是不错了,没见那几个老知青躲都躲不及吗?
再说了,顾知青他们可没有投机倒把,身上虽不差钱,但也就只是满足日常生活而已。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钱陆知青拿得出来,自然是他自己掏。
两人来到集合的地方。
打谷场上不少人在议论着那天革委会来知青点抓人的事。
其中桂芬妈说得最为起劲。
“我就知道那些知青平日老是请假肯定没干好事,这回被我说着了吧!”
“哎,你们说谢知青和陆知青他们干了啥?怎么就突然被抓了呢?”
“这谁知道?”
去年孙桂芬已经出嫁了,可桂芬妈还是因着之前的事,平日没少说知青点的是非。
这人胆子小,又管不住嘴,每次被易小秋他们发现,总会被怼。
桂芬妈回回被怼得面红耳赤的,可回回就是不长记性。
“桂芬妈,你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说别人没干好事,你这么会破案,你咋不去当公安呢?”
易小秋扬声道。
她这话一出,旁边的人都笑了。
桂芬妈大字都不识一个,咋能当公安?
说出去得笑掉大牙。
张小花看到易小秋两人过来翻了个白眼,但没吱声。guhu.org 完美小说网
这人之前跟王老根搅和在一起,被送去劳改一年,回来整个人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嚣张跋扈。
就连说人是非,嗓门也不敢太大。
易小秋看到张小花对他们俩翻白眼,撇了撇嘴,“张大娘,你眼睛是抽筋了吗?咋回回见你,你眼睛都在抽筋呢?这可不能不重视,这眼睛抽筋可是病,得治!”
人群又是一阵哄笑。
谁不知道,张小花是因为干了事才被送去劳改的,她对沈知青和易知青两人没有好脸色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没想到这个易知青还是个狭促的家伙!
热闹在车马到达的那一刻结束了。
大家看到车马过来,顾不得看别人的笑话,一窝蜂挤上车,找位置坐好。
易小秋仗着力气大,拉着沈若菲抢到了个位置一屁股就坐了下来。
他们这些知青,刚开始来的那会儿,脸皮薄,压根就没好意思跟大家抢位置坐,后面劳作时间久了,为了能让自己轻松点也没啥好不好意思了。
易小秋经历过几次站着去,站着回后,也不跟其他人客气了,每次抢着上车,抢位置坐。
能坐着,谁愿意站着啊!
两人刚坐下,易小秋隔壁就挤过来一个人。
易小秋侧头一看,巧了,居然是张小花。
易小秋面无表情将脸转到一边。
劳作一下午,直到日落西山之时,组长才吹响了收工的哨子。
易小秋从地里回来,刚走到知青点门口,就见到邮差小哥站在自行车旁。
他远远地看到易小秋立即挥了挥手。
“易知青,有你的信,京市来的。”
易小秋听到这个地址,心里莫名有些紧张。
不会是那个人吧?
信交到她手上,易小秋看着那个熟悉的名字还有些不真实感。
这人已经两年没给她寄信了,她以为他出了什么意外……
没想到,他时隔两年居然寄了一封信来。
信有点厚,易小秋从信封上抬起眼睛,看向邮差。
“谢谢你。”
说完,她迫不及待地往后院跑去。
沈若菲在她身后喊她,她都没听见。
易小秋回到屋里,把信一拆开,就看到一叠票从里面露了出来。
这什么意思?
时隔两年没有信,这一来信就寄了那么多票。
易小秋把票都倒了出来,才发现里面还有一张汇款单,金额为500元。
易小秋看到金额时,人愣了下,而后反应过来,这可能是补上这两年陈老夫妻两人的生活费。
她打开信纸,里面只有寥寥几句话。
一来表达谢意,二来说明了陈老他们就要回京市,以后他就不再寄信过来了,话里话外有一种撇清关系的意思。
易小秋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她猜测人家可能结婚成家了,不太方便跟一个女同志通信。
她这么一想,便没有多在意。
至于他为什么两年多没有音信,他在信上没有任何解释。
易小秋还以为季舒还是那个她只见过一面的救命恩人,两人只有救命之恩,没有别的交情。
她倒是没有多想。
他们本就萍水相逢,人家的情况跟你说是情分,不跟你说,是本分。
易小秋三两下就看完了信,她没想到时隔两年的信,竟会是最后一封信,她这救命之恩算是报完了吧!
陈老他们要离开了,看来是已经平反了,这对易小秋来说是个好消息。
在这里时间久了,她有时候会担心,书中世界的历史进展会不会跟她所知道的华国七零年代进展不一样。
这会儿得知陈老他们就要离开,易小秋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七零年代农村生活真的很让人绝望。
有时候人累极了,她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从灵魂到肉体都完完全全都属于这个世界这个年代的人?
在这里呆的时间久了,她偶尔还会怀疑自己脑中的记忆,是不是出差错了,或者之前就是个梦,现在这一切才是真实的。
可系统的存在又在提醒她,以前是真的,现在也是真的。
至于易小秋为什么能确定陈老夫妻俩是平反而不是再次被送到别的地方劳改,原因很简单,如果是劳改,只能会去很偏的地方,不可能是回京市。
两位老人的事,让易小秋更加坚定这个世界的发展跟她知道的是一样的。
这也预示着革委会终将会成为历史洪流中的一粒沙。
易小秋看完信,她决定给两位老人送一些路上用得上的东西。
还有季舒寄过来的那些票,易小秋也不缺,干脆给两老备一些。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走,到时候她要不要去送送?
易小秋思索一番后,她决定还是跟以往一样,用放大镜把东西传过去,人就不过去了。
当初他们住牛棚,人人避之不及,她为了不被连累,平时除了送东西过去,人都不往他们那边去,这会儿她看人家要回城了,她巴巴地凑过去,那算什么?
想明白这些,易小秋进了农场,请管家做了一些方便路上携带的点心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