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多尔衮之死
即便不说,人员伤亡。
因为掘辽河,随即又有大雨,而今辽河下游一片**,清军救灾所需都不少。这也是一大笔开支。
四万将士战损,其中郑家水师损失也不少,真正损失的夏军不过三万出头。
但是成建制阵亡的,也只有碧蹄馆之战中,三个营,马三宝麾下两个营。其他各部架子还在。只要补充一些士卒,就能撑起来。当然重新称起来的军队,与之前不能比。
在夏朝的兵役制度下,补充这数万兵员,却不是一件难事。
不要说,另外一件事情。这一件事情未必是郑成功做下的,但却与郑成功脱不了干系。是一件完全能够弥补牛庄之败的大功。
只是这件事情,郑成功而今还不知道。
郑成功立即说道:“多谢陛下体谅微臣,请陛下放心,臣准备在辽东设辽东巡抚,请陛下派文官掌管,金州卫等数县,为大夏辽东省。臣吸取之前的教训,当固守浅攻,以大海为屏障为后路,以千山为阻碍,设城堡,以火器守之,使清军不得潜越,并招募骑兵,以待数年,待骑兵有成,当北出赫图阿拉。南从金州卫北上,北上一路以骑兵为主,焚起屋舍,屠其百姓。金州卫一路,当以步军为主,步步为营,结硬寨,不给清军留空隙,不求一朝大胜,只求得一寸为朝廷之一寸,清失一寸则弱一分。”xuqi.org 海豹小说网
“期以数年,定能并辽东一地,绝其龙脉。”
郑成功做了深刻的反思。
他最大的反思,就是忽略了辽东与其他地方不同。
从老奴开始统治辽东,已经几十年,有两代人了。东虏对辽东百姓的动员能力,决计不能等闲视之。
除却辽东,老奴在任何地方都做不出,封锁所有消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之下,掘了河堤。要知道郑成功并非没有人派人巡视。
所以郑成功调整过的战略就残酷之极。
既然跟随东虏,就是敌人。
辽东百姓不过几十万人而已,毕竟满清入关的时候,迁了不少人去北京。郑成功的布置之中,显然将这几十万百姓也计算进去了。
只是他也知道,按他这个打法,固然是万无一失。但是将要消耗大量钱粮。
他虽然在辽东,也知道南京的情况。昭武三年,对大夏财政来说,是飞跃的一年。
张轩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夏朝昭武三年,本年度财政收入大抵在六千万元左右。
就是在支撑辽东大战之余,维持大军,百官俸禄之外,居然有了结余,结余不多,大抵一百多万元而已。
这并非朝廷花销太多,而是之前的欠账太多了,姚启圣一口气,将好多窟窿给填平了,甚至传出风声,国债在年底之前,会全部还清。但是即便如此,他提出的辽东战略,依然是一个相当大的财政开支。
“臣愿意购买八百万国债。”郑成功说道:“为朝廷效力。以弥补臣的罪过。”
张轩看着郑成功说道:“有一件事情,你大概不知道吧。多尔衮死了。”
郑成功几乎跳了起来说:“什么,多尔衮死了,怎么死的。”
张轩摇摇头说道:“不大清楚。只是在牛庄之战后,就没有了多尔衮的消息,在数日之前,傅山终于传来了消息,多尔衮已经死了。东虏的说法是暴毙,至于是真的是假的,还有待查证。”
郑成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精气神就散了不少。
这一段时间之内,郑成功虽然没有说多尔衮,但是心中无时无刻不再想得是多尔衮。
牛庄之战,他每每在深夜之中,就辗转反侧,所想所念的,就是如何打败多尔衮,来到南京之后,他除却想办法说服张轩让他继续当任辽东主将之外,还去了一趟枢密院,将关于多尔衮的所有资料都拿了过来。
说实话,枢密院所有资料关于多尔衮的资料,并不必郑家掌握的多一点。只是郑成功对多尔衮重视之极,宁可多那一分资料对照来看。
所以郑成功虽然还没有与多尔衮见过面,却已经将多尔衮当做他的对手了。
他想要用尽全力要打败的对手。
只是他还没有打的,这个人就已经死了。
就好像是他运足了浑身力量一拳打了出去,却打空了。
让郑成功心中有一阵空荡荡的。
张轩看着郑成功的样子,心中也感叹非常。
这一段时间,南京城之中,枢密院户部各种忙碌,都不是因为牛庄之败,而是因为多尔衮之死。
多尔衮之死影响太大了。
让张轩不由的想起前世,多尔衮也是这样突兀的死了,怎么说都有。让张轩不由的想到,是不是冥冥之中有命数在。
而多尔衮虽然死了,但是多尔衮死后的影响力,还在蔓延。
不是张轩称赞多尔衮,而是有多尔衮的清廷,和没有多尔衮的清廷完全是两个等级的敌人。
张轩明显的感受到夏朝的国力,已经超过了清廷,但是即便如此,在试探进攻之中,也屡屡受挫,朝鲜战场,与辽东战场,说起来,也是最适合夏军的战船了,靠近大海,可以得到水师帮助。
郑成功在张轩麾下,也是一流将领了,而且有自己的班底。虽然郑成功让张轩不放心,但是张轩不得不承认,郑成功在张轩麾下将领之中,能排在前三,虽然屡次有易将之声,但是张轩都按捺下来了。
原因很简单,换了郑成功,就能比郑成功做得好吗?
未必。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不管再鄙视清廷,清廷也是一个大国,大国之争,即便是落于下风,也不可轻辱。纵然以蒙古铁骑之强,成吉思汗之能,灭金也花了二十多年,灭宋就更不用说了,打了半个世纪。
纵然清廷没有金宋的根基,但也不是派遣三两名上将,可以平之的。
只是而今多尔衮之死,却给了张轩一个机会。
这才是张轩一直忙的事情。
他要考虑一件事,那就是而今是决策北伐的时候吗?
夏军虽然钱粮未丰,积蓄不广,但是以多尔衮为首的两白旗集团,长期把持清廷政权。以皇太后为首的两黄旗集团,因为多尔衮不得不雌伏,只是而今,多尔衮一去,双方的政治平衡打破了。
两黄旗下面的人都要报一箭之仇,而两白旗也不甘心放出手中既得利益。
所以多尔衮之死,引起的权力真空,很可能引发清军大规模内讧。这是一个机会。
要不要为了这个机会冒险,这才是这几日,张轩心中一直想的事情。
而这个消息,也在枢密院高层,乃至夏军高级将领之间传开了。他们自然一心一意想让张轩开战,甚至御驾亲征,这样一来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战功。他们更知道,一旦张轩决策北伐,就不是一个战场的事情了。
所以他们都聚集在主战场的人选之中,谁还在乎辽东主将的人选。
辽东战场的先天限制,注定不会是主战场,自然没有人想与郑成功抢了。所以郑成功回京之后,才面对枢密院上层几乎没有人搭理郑成功的局面,凡是有些门路的,都在想办法,打听消息,比如张轩亲征不亲征,如果不亲征,谁为主将。几路北伐,以确定他们去那一支军队担任主将,或者干脆将枢密院的计划,规划为有利于他们的方向。
当然了枢密院主战,内阁这面就一心阻止了,度支部正要盘家底,看真的要打,朝廷究竟能拿出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