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西施和范蠡

红娘姐姐上线了……

八十年代,有一部电视剧《浣溪沙》,讲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吴海燕饰演的西施与范蠡陪伴着越王在吴国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岁月。他们经历了无数的屈辱、困苦和磨难,但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在吴国,勾践不得不忍受各种侮辱和折磨,他甚至亲自品尝夫差的粪便以表示忠诚。西施则被迫成为吴王夫差的宠妃,她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迷惑夫差,让他沉迷于享乐之中。同时,范蠡也在默默地策划着越国的复兴计划。

经过多年的隐忍和努力,越王勾践终于得到了机会,带领越国军队打败了吴国,实现了复国大业。故事结局是,西施和范蠡悄然离去,泛舟太湖……

电视剧是美好的,展现了一个充满智谋和勇气的时代,以及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它不仅讲述了历史,更描绘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坚韧。

红娘姐姐得知范蠡辞官,隐姓埋名,从此归隐。这几年才知道,原来范蠡还被尊为文财神。

那么,为什么后人尊他为“财神”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人物的面纱。

度娘显示,范蠡(公元前 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人。虽然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胸有大志。后来,他结识了文种,并与他一起前往越国为官。在越国,范蠡得到了越王勾践的重用,成为心腹大臣。

然而,越国不久后,遭到了吴国的攻击,越王勾践被迫屈辱求和。在这段艰难时期,范蠡一直陪伴在勾践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度过难关。最终,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和精心策划,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实现了复国大业。

勾践复国之后,范蠡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于是决定辞官归隐。他离开越国后,开始从事商业活动。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敏锐的洞察力,范蠡很快就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当时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由于范蠡在政治和商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他为人正直、乐善好施,经常慷慨解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此,人们对他非常尊敬和崇拜,将他视为财富和智慧的象征,并尊称他为“财神”。

范蠡之所以被称为“财神”,不仅因为他在商业领域的成功,更因为他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实际上范蠡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他是道商鼻祖。功成名就后的范蠡并没有选择继续待在勾践身边,而是及时选择退位,然后走上了经商之路。后来范蠡三次经商暴富,但又散散家财,最后定居于宋国。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说的就是范蠡,所以后世的商人便把范蠡当成他们的典范。

范蠡的经商之道为众人所敬仰,其对于商业的发展很有见解,商人之财取之有道,被称为“陶朱公”,后来也有用此形容有财富之人。范蠡艰苦创业,所得财物毫不吝啬捐献出去,作为一名能赚钱又能散财济众之人,范蠡深得民心。

范蠡本是越国复国的第一功臣,但是深知越王勾践是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之人,便放弃高官厚禄,辞官而去,这是范蠡第一次散尽钱财。

范蠡到齐国之后,没有很多钱财,便带着家人投入耕种事业中,了解当地气候,在他人不济之时,范蠡还会给邻居他们赠送自己的粮食。于是没过几年,范蠡财产激增,名气之大得到齐国人仰慕,任其为宰相,范蠡深知这达到自己最高地位,不能多待,避免不祥之事,遂散财辞官而去。

于是范蠡选中交通便利,货物流通的中枢地段定陶,定居于此,开始了他的经商路途,他以牲畜开始自己的贸易路,利用更好的牲畜喂食,使其牲畜肥硕灵活,甚有市场,因此开始渐渐达到财富过万,为陶朱公,这次散财以救子。

范蠡面对财物犹如身外之物,取之有道,散之不惜。

范蠡本为楚国人,从小家贫,却喜好读书,有一身好学识和伟大的抱负,却苦于投靠无门便投奔越国勾践手下。勾践为越王,与吴国征战,广纳贤士,但为人狂傲,范蠡认为其可共患难,不可同享福。勾践会有会稽之辱,一是因为其傲慢轻敌,二是不采纳范蠡等人的建议,方有丧国之辱。后听从范蠡建议,忍辱向吴国求和,则自己成为人质入吴国为仆,卧薪尝胆。而范蠡则同勾践一同入吴,在勾践身边一同吃苦,也为后来的复国出谋策划。

吴王夫差看中范蠡的才能还曾劝说他投靠吴国,但范蠡并不为之动摇。且说勾践被俘,越国各方面均落得残暴不堪,遂范蠡提出要发展农业,鼓励农耕,发展经济提高军事力量,稳定民心,而这一切又要做的很谨慎不能被吴王发觉。于是范蠡在建城的时候以一大一小迷惑吴王,还进献各种夫差喜欢的东西讨他欢心,以此转移注意力,还献上美人西施消磨他的斗志。

于是经过数十年的准备,待越王复国时机到来,成功灭了吴国,洗刷会稽之辱,最终成为一方霸王。此时大家都在庆祝复国之乐,但唯独越王勾践脸色沉重,范蠡深知勾践刚愎自用的品性,对勾践来说,大臣功高盖主,范蠡等人迟早会被处死。遂向勾践辞官,勾践假意分国挽留,还以其家人相挟,范蠡连夜带着家人逃离越国,还留信一封信给文种,望其早日逃脱,但文种未听,最终被勾践处死。

范蠡是春秋时期不可多得的奇才,在各方面均有涉猎,是一个难得的多才之子。他的一生跌宕多姿,在立功时辞官,在重农轻商时弃官从商,凭借自己非凡能力和艰苦奋斗闻名天下。

范蠡为人熟知的便是“三聚三散”、“三致千金”之事,而关于范蠡迁徙的原因均是为了保身,且两次均改了名字,且说范蠡改的名字均有含义。越王勾践五年,吴王赦免勾践,范蠡得以随勾践回国,在路过苎萝村的时候,范蠡第一次见到西施,顿时惊为天人。

不久,勾践采纳文种提出的灭吴七术,其中第三术就是“美人计”,送美女给吴王夫差,来迷惑夫差心志。勾践把选拔美女的活儿交给了范蠡。

范蠡接到命令后,当即前往全国各地查访美女,最终在苎萝村再次见到了西施。范蠡告诉西施此次来苎萝村是奉大王之命征召你和郑旦去吴国实施美人计的。

西施听了之后很平静地答道:“国家不是君王一个人的,而是大伙儿的,如今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每个人都应该替君王分忧解难。我虽不能像范将军那样做个大英雄,但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弱女子都能如此深明大义,不计个人荣辱,甘赴吴国为国效力。”范蠡听了很是感动。随后停留数日让西施与家人做最后的告别,暂时的相处让其心境又起了变化:不应该用善良无辜的生命去换取血腥累累的成功。面对天真无邪的西施,他一度想过放弃,这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对自己的决定产生动摇。范蠡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次短暂的邂逅,让两人对彼此都有了好感。

随后,西施和郑旦来到了会稽城,在王宫旁边的一座小土城安顿了下来,这里有专业的老师教授歌舞。等到歌舞学完之后,又由范蠡来教吴语。学吴语期间,西施为了能与范蠡多些相处的日子,说吴语故意说得磕磕绊绊。

等到赴吴之期临近,范蠡被越王勾践催促,西施这才表明心迹:“从你来教我吴语的时候,我就知道去吴国的日子不远了。之所以拖延,是想多增加一些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我害怕,将来到了吴国,有无边无际的寂寞岁月,怕自己熬不下去,所以希望,尽量给自己多留一份美好的记忆,可以帮自己从这些记忆中,多吸取一些力量……这样是不是很傻?

范蠡毕竟也是一个性情中人,面对如此情深意切的告白,不能不心旌摇动,再也顾不得什么复仇大计、什么王图霸业。他一下把她揽入怀中,对准她的唇,温柔的吻了下去……

之后,西施入吴,果然不负所望。在西施的帮助以及越国自身的努力之下,越国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攻入吴都,吴国灭亡。吴被灭那一天,当范蠡派人去吴王宫去接西施时,发现她已经不见了。原来越王妃怕越王被西施美色所迷,毁了大好江山,就提前派人把西施沉江了。吴王江山被毁,真的应该怪在一个女人身上吗?

此时吴国已灭,越国霸业已成,范蠡料到勾践会行那“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于是辞别勾践,改名为鸱夷子皮,前往齐国去了。

单说那日西施被越王妃推入江中,其实并没有死,而是被齐国国相田恒的侄儿缁衣所救,化名为苎萝姑娘。后来又托缁衣帮忙在越国寻找范蠡,知其早已离开越国不知所踪,就随缁衣来到齐国并在国相府上暂时住了下来。

一天,缁衣在相国府偶遇鸱夷子皮,见其谈吐不凡,不似普通人,细看之下与其在越王宫见过的范蠡铜像有几分相像,便怀疑这个鸱夷子皮就是范蠡。于是告诉叔父田恒,让其召见鸱夷子皮来相府与苎萝姑娘相见。

便在此时,范蠡已经进来,给田恒见礼:“大人,招小人前来,有什么事情?”“鸱夷子皮先生,想见你的不是我,是这位姑娘!”

“夷儿……”(西施本名施夷光)

“范郎……”

一声呼喊,两个人再也顾不得什么,都迎向了对方,一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范蠡和西施这对伤痕累累的情人,在经历了生离死别的重重磨难之后,又奇迹般地团聚了。

话说范蠡曾经对送西施赴吴产生过动摇,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放弃使用美人计。是因为功名利禄、王图霸业比心爱的女子更重要?

在历史的长河中,范蠡和西施的故事被传颂千年,但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爱情却一直备受争议。有些人认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纽带,而另一些人则对此持怀疑态度。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爱情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范蠡对西施的态度。据史书记载,范蠡将西施训练成了一名出色的间谍,并派她去吴国执行任务。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种政治手段,而非情感表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范蠡选择西施并非偶然。他一定看到了西施身上的某些特质,才会信任她并赋予她如此重要的使命。这种信任也许源于他对西施的了解和欣赏,而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此外,范蠡在整个计划中都表现出了对西施的关心和保护。当西施成功完成任务后,范蠡立刻带她离开了吴国,避免她受到吴王夫差的报复。这一举动显示了他对西施的重视和呵护,也让人不禁猜测他们之间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情。

另一方面,西施对范蠡的感情也值得探讨。作为一个女子,西施被卷入了一场复杂的政治阴谋之中。她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但始终没有背叛范蠡和越国。她愿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她对范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毕竟,范蠡是她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也是她为之奋斗的目标所在。虽然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西施对范蠡的爱意,但从她的行为和态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内心深处对范蠡的依赖和信任。

当然,要确定范蠡和西施之间是否有爱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历史已经过去太久,我们无法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但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尝试理解他们的心境和动机。或许,范蠡和西施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单纯的爱情,更像是一种默契和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他们共同经历了风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样的感情,即使不是浪漫的爱情,也同样珍贵而难得。

总的来说,范蠡和西施之间是否有爱情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无论如何,他们的故事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传奇的佳话。他们的勇气、智慧和奉献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和解读,让它继续传承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