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微臣可以以项上人头担保!

“这是……”

听到这几句口诀,赵过先是面露疑惑之色。

毕竟后世为了便于记忆,这句口诀中大部分节气都缩略到了一个字。

加之在这之前,哪怕是农家典籍中的节气也远还没有达到二十四个,并且有些叫法上还有些区别,因此就算是赵过,初听也很难立刻领会其中的含义。

不过略微思酌了一下之后,春雨、谷天、芒夏、霜降等字眼还是令其琢磨过味来。

如此再仔细分析口诀中的每一个字,赵过很快就意识到刘据这短短的四句口诀中究竟蕴含了多少内容。

下一刻,赵过已睁大了眼睛,难掩脸上的意外与震惊之色,连忙施礼:

“殿下大才,恕在下有眼不识泰山!”

“殿下,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卫伉见状却是越发的一脸迷茫。

他就是当下对农家节气一无所知的绝大多数,此刻只觉得听了一段天书,又或是刘据与赵过刚刚当着他的面对了一段只有他不明就里的暗语。

暗语?!

迷茫的同时,卫伉脑中忽然闪现出一道灵光。

我此前怎么没想到!

探查消息,与人联络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暗语啊!

如此非但不容易暴露身份,亦可增进信息传播的可靠性,甚至两个素昧蒙面的人联络时亦可快速确认身份!

Emmm……

回去之后是不是应该先编写一套暗语,使不同的暗语关联不同的含义,如此懂得暗语的人就算是当着外人的面,亦可精准隐秘的传递消息,令人防不胜防?

“卫长公子有所不知,殿下方才所言,乃是农家典籍中最为精髓的学问之一,名为节气。”

赵过又不无推崇的道,

“节气乃是农家先辈于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农事指导,何时播种、何时除草、何时翻土、何时收割等事,皆可根据节气之时为之,乃农时之道也。”

“不过与在下研读的农家典籍中的记载相比,殿下这几句口诀更加明快简洁,也更加周详细致。”

“足可见殿下对农业之事的造诣,远在在下之上!”

“欸?”

卫伉回过身来,却又怔怔的望向刘据,

“殿下,你连农事都如此精通?”

他很不理解!

刘据可是太子,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接触不到农事,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才是正常吧?

何况他今年才十七岁,就算自出生之日起便在寒窗苦读,又能学完多少东西?

再者说来,刘据也完全就不是寒窗苦读的人啊。

至少他在博望苑已经住了一些时日,还从未见过刘据正儿八经的读书,太子少傅董仲舒在博望苑基本就处于闲置状态,有时老董头心血来潮想给刘据授课讲经,刘据还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寻找各式各样的借口搪塞。

而据他调查所知。

赵过可是自认字之后便对农家典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距今已经研究了十多年,说是孜孜不倦也不为过。

如此对比之下,刘据在农业之事上的造诣,居然还在赵过之上?

卫伉只觉得自己听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话。

可是此刻赵过那推崇至极的模样,又不像只是在恭维刘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感觉与这位表弟越是熟悉,便越看不懂他了,他的身上究竟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赵兄谬赞了,只是懂得一些皮毛而已。”

刘据倒谦虚的笑了起来,还礼道,

“农业之事重在实践,没有实践便是纸上谈兵的空谈,因此我这点东西与赵兄相比,实在不足挂齿。”

利国利民的兴农之事,还是得赵过这样的专业人才能研究推行。

刘据现在小露一手,不过是为了回应赵过的质疑,在其面前塑造一个他并非不懂指挥懂的形象。

如此后续向赵过提出“建议”的时候,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质疑与争论,避免赵过不能与他同心同德。

尽管他是真不懂。

但他也是真知道什么是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什么技术的确能够提升农业生产力,他的“建议”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赵过走弯路。

“殿下谦虚了,若殿下都只是略懂皮毛,那在下又算什么,岂不真成了家父口中那不成器的废物?”

赵过将身子躬的更低,不肯受礼。

“赵兄快快请起。”

刘据见预想中的效果已经达到,随即抬手将赵过扶了起来,接着又道,

“说回正事,赵兄的代田法如今既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我父皇如今又有兴农之心,正好借此机会在全国推行,赵兄就不要推辞了。”

“可是在下以为,这代田法仍有改进的空间……”

赵过显然还是个完美主义者,依旧有些钻牛角尖的道。

不过如果他不是一个执着的人,也不可能成为赵周眼中的逆子,更不可能在历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

刘据表示理解,却不认同,笑着又道:

“赵兄可曾想过,推行代田法和改进的事其实并不存在冲突,如今推行已经可以提高两成收成,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旱情,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而在推行的过程中,赵兄仍然可以继续研究,还将得到我父皇的大力支持,只会越发事半功倍。”

“待赵兄完成改进之后,再推行下去便是,什么都不会耽误,是不是这个道理?”

“……”

赵过听了这话先是愣了下神,几秒钟之后才好似忽然从牛角尖里钻了出来,连连点头:

“殿下言之有理,我此前怎会如此愚钝,正该如此!”

“对了,还有一事。”

刘据想了想又引导道,

“赵兄似乎对农具也有研究吧,犁地的农具和播种的农具之类,赵兄可有什么想法?”

“?!”

赵过顿时又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诧的望着刘据:

“殿下怎知在下心中有如此构思,莫不是能看透在下的内心?”

……

与此同时。

温室殿。

“赵丞相,你不是声称有要事求见朕么,为何见了朕却又吞吐起来?”

刘彻蹙眉望向躬身立在面前的赵周。

“陛下……”

赵周这回是真急了眼。

在博望苑客堂等了半天,得知自己被刘据给耍了之后,为了阻止赵过和刘据、卫伉两个逆子搅和到一起,最终搞出大事来牵连赵家,赵周心一横决定玩一把大的

——进宫面圣!

“陛下可还记得前些日子太子殿下在早朝时举荐了一个名叫赵过的人?”

“记得。”

刘彻只是微微颔首,示意赵周继续说下去。

“不敢隐瞒陛下,微臣家中有个不成器的逆子,也叫赵过。”

赵周躬身道,但见刘彻已面露疑色,又连忙解释,

“陛下有所不知,这逆子自幼不读五经,不习六艺,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还屡教不改,正是因此,如今这逆子已二十有三,微臣依旧不敢举荐其入宫为郎,只怕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坏了宫中的规矩。”

“那你今日提起此事又是为何?”

刘彻总算没有追究他瞒而不报的事,转而又问。

“回陛下的话,微臣也是今日才得知,这不孝子竟背着微臣效仿陈相、陈辛之流,违背陛下国策,做了弃儒从农之事。”

赵周将身子躬的更低,闷声来了个大义灭亲。

“弃儒从农?”

刘彻闻言终于略微直了下身子,看着赵周道,

“你的意思是,刘据向朕举荐的那个可以担起兴农之事的人才,就是你的次子?你刚才说他多大?二十有三?”

这倒是一种颇为新颖的举荐方式。

旁人向他举荐任子,虽然言语上也要保持谦逊,但像赵周这般先将自家儿子贬低的一无是处的人倒是十分少见。

待贬低完之后,再忽然来个急转之上,将欲扬先抑发挥到极致,真是好手段。

不过刘彻却对赵周后面的话表示怀疑。

二十三岁在刘彻眼中尚且是不懂事的孩子。

并且还出生在赵周这种家境优渥的列侯世家,就算弃儒从农怕也吃不来苦,如何能够担得起兴农之事?

这个赵周,就算想借助此事顺杆爬,也未免心切了些,吃相真难看!

不过话说回来。

赵周虽然能力平庸,但平日里也算是谨小慎微,今日又怎会做出如此低级的事情?

“陛下误会,微臣今日求见陛下,是要向陛下澄清此事。”

赵周语气郑重的道,

“微臣可以以项上人头担保,这个逆子绝不可能是太子殿下举荐的人才,更不可能担起兴农之重任,请陛下明鉴!”

“另外。”

“这个逆子胆敢违背国策,弃儒从农,乃是犯了大罪,不可不罚。”

“微臣教子无方,无法约束这个逆子,因此只有恳请陛下对他降下罪责,否则若是人人学他这般忤逆,恐怕坏了陛下国策,动摇国祚,酿成大错!”

“?”

刘彻闻言心中更加疑惑。

他生平还是头一回遇上有人跑进宫来,如此恳切的请求他下旨严惩自己儿子的奇事,见过大义灭亲的,没见过这么大义灭亲的。

这应该已经不可能再是举荐的手段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他推明孔氏也的确是不可动摇的国策……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