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这样贸然地分兵多路,北从到南多路西进分兵攻打,其中还有三个关隘,无疑是很冒险的。
但还是要看守军和攻城军的实力对比,尤其是没有关隘的四战之地。
徐晃只是简单地来了一招声东击西就打下了一座城池。
他亲自坐镇,让两万人配合攻城器械攻打东北角,另外还有一万,分兵佯攻另外三面。
果不其然,由于安西军实在太过骁勇,东北角频频告急,守军将领果然将绝大部分兵力调往东北角。
可徐晃手下的小规模精锐部队早已绕到西南角,先是以强弓迅速点杀为数不多的守军,再迅速登上了城墙。
打开城门后从西南角杀入城池,里应外合夹击守军,不到一天的时间便迅速夺城。
其他将领也是迅速夺下城池,并且迅速西进,为攻打关隘的卫青、种师道和姚兕分担压力。
因为对关隘守军将领的性格有一点了解,这位自大冒进的将领,中了种师道的诈败诱敌之策,被引进山谷之中坑杀。
三大关隘中的定北关也被第一个拿下,原本的定北关不是这么脑残的将领守的。
但此人是外戚,是现任宝珠皇帝爱妃的哥哥,被吹了枕旁风换了。
当然,此人修为也确实不错,还是天人合一境,不然守军将领怎么着也轮不到他。
他唯一的缺点就是自大,但他也为他的自大付出了代价,落了个被坑杀的下场。
另一边,郭子仪同样率领二十四万大军,西进之后,比卫青更北上夺取西玄南六州。
郭子仪的行军线路是最远的,因为已经出了十万大山,在十万大山的西边。
但好在这些疆域绝大部分已经归属大乾,再加上一路都是平原,并不难走。
也就是在路过宝珠王朝的时候,需要提防宝珠北军的突然袭击。
但宝珠王朝北军的兵力,占据宝珠王朝全国兵力不足一成,仅仅只靠着两朝共同修建的长城抵御北方。
以他们那点兵力,在那里祈祷郭宝仪不要配合卫青从北面和东面一同进攻就不错了。
即便他们真的出兵了,就他们那点兵力,郭子仪也有办法全部收拾了。
当然,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郭子仪也是有做准备的。
靠近南面的地方派出多路斥候,随时报告宝珠北军的动向。
另外郭子仪还派出自已的烈火鹰,在高空观察动向,随时向自已传递情报。
只要烈火鹰不啼叫,就代表宝珠北军没有任何行动。
西玄王朝的疆域在十万大山以西,一半在十万大山南边,一半在十万大山西边。
不过即便是西玄王朝的北方疆域也没有完全探出十万大山西边,那里属于另外一个王朝——北莽王朝。
郭子仪一直在感慨诸葛亮选的是个好日子,最近是个攻打西玄王朝的好日子。
三月十四大军出征之时,正是西玄王朝皇帝驾崩之日,最惨的是他是突然暴毙的。
更惨的是这皇帝因为害怕太子夺权,迟迟未立太子。
朝中主要有五位皇子在参与夺嫡之争,分别是大、三、四、九、十三皇子,其余皇子和文武大臣各自站队。
西玄皇帝的突然驾崩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在他死之前确实立下了新帝三皇子,但却被人篡改成了十三皇子。
三皇子不服,其余夺嫡的皇子也不服,因为他们仗着年纪大,之前一直打压腊老十三。
以他们之前明争暗斗的样子,一旦老十三继位,他们也没好果子吃。
大皇子握有北方部分兵权,第一个发动政变,北方军队直接入京。
三、四皇子麾下各有禁军,也直接反了。
九皇子握有南军,且其母族是南方第一大世家,可以说占据了南方五成以上的经济。
原本九皇子也被认为可能是最有机会,又可能是最没有机会登上皇位的人。
母族势力强大让九皇子门生故吏和党羽遍布朝野,
但也因为母族势力太过强大,需要考虑外戚问题。
全看西玄帝一念之间,最终,已经驾崩的西玄帝并没有选择九皇子。
反倒是被篡改的老十三势力是最小的...因为这是皇后买通宦官篡改的。
虽然老十三势力小,但他母亲是皇后,可以垂帘听政。
可以说十三皇子之所以会参与夺嫡之争,全是因为皇后的撺掇。
因此,五方势力参与的夺嫡之争便在西玄王朝的京都明光城开始了。
北军、南军纷纷涌入明光城,为的就是登临至尊之位。
对此,郭子仪表示你们争吧。
争得越激烈越好,这样他率军攻打南方六州才能遇到更小的阻力。
为了维持明光城的夺嫡乱局,郭子仪还请求了贾诩的暗探帮助,在暗中搅浑水。
主要是暗地里挑拨离间和制造舆论,让更多的皇子反目成仇,参与这场夺嫡之争。
其中舆论制造包括但不限于鱼腹藏书、河中石碑、天降祥瑞、坊间民谣...
这边鱼腹中说天命归六皇子,那边河中捞出千年石碑...
八皇子的府中突然天降祥瑞,差点搞得八皇子自已都信了。
总之,京师明光城中一时间好不热闹。
更重要的是,这些事情虽然不是他们做的,但百口莫辩,说出去也很难令人信服。
难道是别人闲着没事干,吹捧你吗?
毕竟这里又不行疑罪从无,更何况还处在夺嫡之争这种关键时期。
怀疑的种子一旦滋生,生根发芽,那就很难再限制了。
另一边,征北军则是非常顺利地接手了大荒王朝的南三州。
并且在严安国的率领下,自成一军,跟随着韦睿、杨再兴北伐!
四路大军齐齐朝北方进发,即将朝严少杰辖制的兴、庆二州进军,试图纳降。
而这时候,永庆帝杀弟篡位,强加罪名的事情也隐瞒不住了。
这种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尤其还是两件事一起做。
严安世三朝老臣,且忠心耿耿,根本没有人相信严安世真的反叛了。
尤其是永庆帝这种直接满门抄斩的行为,更是坐实了这种看法...
再加上封城引发的民怨和不满,舆论到了对永庆帝很不利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