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几本禁书,但代表了一个特定的年代,那个年代延续了几千年。
那个年代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年代,有它自己的开始、“辉煌”和结束,黯然离场。而是杂糅在其他的各个朝代中,被别的朝代所覆盖。
总是会冒出头来,上接某个朝代和延续到某个朝代,一脉相承。相承是相承了,但不再是一脉,开始分门别类,这大约和当时时代的特点不无关系。
从诸子百家的争鸣开始,一直延续到红月四年。
这些东西有有用的一方面,也有无用甚至有害的一方面。这种争论也一直不休,和那个年代相辅相成。
都是用来治国的普民的安天下的,怎么会有毒呢,这是低估了或者也是高估了人们的接受能力和痴迷程度。
不明白其中的真义。
学说的产生最早一定是注目的人间,但偏偏偏离了人间或者有害于人间。如在陀圣那里,先要有戒,戒是为了定,定是为了慧。意思是说生慧才是目的,但慧又是手段,是为了查到和看到人的根本目的、根本来意。
人究竟是什么和来人间为了什么。
佛法僧的重点是僧,怎么的为了人间。
但人们知道,越在后来越变了味道,里面的人已经不是当初规设的模样,不是了本义的代表。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说指月见心,手指头是弯曲的和颤抖的,月亮也不再纤毫毕露,清辉就像是一场超度。而是让人在中途就死了,质本洁来还洁去成为了一种不可能。
来染世间而死于世间。
道理说得很好听,天花乱坠,但是却是梦幻空花。这才有了实证的指点,从慧命到漏尽通,从无无明到亦无无明尽。说可以达到三菩提也就是三摩地的境界,人的至情至性回归本源。
人生是情感的溢彩流光,从情开始到情结尾,摆动一条大尾巴花非花,雾非雾。
为了安心是安这个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心,你已经枯木和硬石。
对于人间的有益是,你想深求这是功德,你的所证成为惠及周围人的和善和忍辱,才是心中有了浮屠塔。
人间有苦不是真的苦,方外有乐不是真的乐。结庐山阿,求道悟道入道用道,以家徒四壁的清贫为乐,上山和下山。
这是另外一群人。
一阴一阳谓之道实际上是在说一性一命谓之人。性德命道,惟在求实。不允许超前,道是实实在在的,德是为了包容道。
德不必远,道及得上。德跑了个没影,道人则不再是道人,也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道远了德及不上,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一定不是常有的,德是对于道的限制,所以不用担心。
做个方外人不是为了逃避,那里不是桃花源,是去受苦的,以苦为乐。若不是还是回身为好,不是打了个幌子。
苦中求道不负人间。化苦是必要的,苦不是代价而是能量。缺衣少食,沉浸在干支五行历法方位情感之中,或者可以鼎炉符箓,或者啸叫穿林或者吟诗作赋,沿门求食。
不化苦就会苦毒,人就会扭曲,一些方外人先是毒了自己又再去毒别人。修行的目的是做事情而不是说事情,自己不是人人,人人也不是自己。就算你有方法,如子天丑地人用寅,这也不是人人都可用的。
说白了只是一件事情,就是情感的作用,但这件事情用上了很多符号,其实质是情感就是意识,情感去有所突破,把意识化为真实。
表现出来的符号令人痴迷,如鬼神魂魄之说。
人善于肢解自己,肢解到后来就是末日和死亡。而只有生活在照常继续,人死了就埋葬,太阳有情有义而又冰冷无情。
人的情感应该引向统一,为了所在世界的安康。
真理也可能把人引入歧途,真理在不成为真理的时候它就是谬误。真理在于普遍接受,如果不是就需要好好反思。
我是好心呀。
这其实是在争辩,你要知道有很多好心都在理直气壮地做着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