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成为学徒

皇宫之中设置太医院,专管医者的教育和考核,太医院的大夫分五个级别,第一等叫“大夫”,一般为八人,为五品以上,第二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为七品;第三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四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五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相当于现代医院里的助理医师。

民间的医学教育主要为世医之家或师徒间传授,以医疗技术精湛水平将医者分为大医、上医、中医、下医。百姓对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都好的医生尊称为大医。在治疗疾病时其治愈率可达90%的医者称为上医。而能称的上中医的大夫的技术水平不如上医精良,但在治疗疾病上要求有70%的治愈率。下医的治愈率则要求达到60%。可见这个时代对医者的要求之严。

还有许多为官之人、清流学者、江湖人士和有身份的人也学医,平时也会行医救人,对他们的称呼则主要以他们本身的官职或身份为名。

从医要求严格,学医者人数不多,治病救人是大功德,为了表示对医者的尊敬,东秦国南边的百姓都尊称医者为“郎中”或“大(dai)夫”,北边则统一尊称“大(dai)夫”,而对太医院的“大夫”,则直接称呼为“大人”。

李大夫全名叫李益生,医术在中医和大医之间,仁医堂还有一位坐堂医孙达文大夫,是大医的水平,而两个伙计张勇和李明山则是学徒,李明山确实是李大夫的侄子。

仁医堂是由世医之家李家经营的,李家几代行医,学医子孙颇多,因此在东秦国各地都有开设医堂。李益生和李明山就是李家人,不过是旁支庶子了,要不然也不会只管一个小镇上的医堂。

韩子诺想从医,就必须先成为学徒。可她现在只是个负责打杂的,要怎么成为学徒呢?她总不能把她会医的事情暴露出来吧?要么表现自己在学医上的天赋?可连学徒都不是,想表现的机会都没有啊!最后,韩子诺觉得还是直接说比较实际。

韩子诺找着李大夫,问他:“李大夫,要成为仁医堂的学徒,有什么要求吗?”

李大夫:“怎么,你想学医?”

韩子诺点点头:“是的,我现在不记得父母亲了,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他们。如果能学医,不仅能掌握一门手艺,以后饿不着肚子,最重要的是还能治病救人,遇上像我这样被马车撞的人,也能救助一二了不是?”

也许韩子诺这话听来说的有点“虚”了,不过作为一名医生,医德医风她还是有的。

李大夫暗自点点头,孺子可教也,不仅知道学手艺,还能想到救治百姓,便欣然答应了:“那好,以后你就跟着我学医吧!对了,你认字吗?”

韩子诺看看仁医堂里挂起来的字画,再看看药柜外面写的药名,发现这里的文字同中文繁体字比较像,但是有些字又不同,中文繁体字是每个学中医的人都要学的,韩子诺自然也学过,于是她点点头:“认得一些。”

李大夫:“没关系,以后每天卯时二刻(现代早上六点左右)起来学医,戌时(现代晚上七点左右)之后认字,其他时间只要干完活,就可以自己看书,今天晚上我教明山和小勇的时候,你就过来吧!”

韩子诺赶紧鞠躬行礼:“谢谢李大夫!不对,是谢谢师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