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沈括,甚至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墨家子弟、以及三
国时空的诸葛亮都因林菱含糊不清的几句话得到了一些灵感。
他们虽不知林菱口中能将水输送到每一户人家的水泵是何物,但利用水力,诸葛亮很有心得!
此时此刻,他已经造出了“孔明车”,也就是广泛流传于世、在中华大地上使用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水车。诸葛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架设水车汲引水流,很快就解决了蜀汉农田灌溉的问题。因此他不由思索了起来:若以水车为动源,再以用竹管相通,能否将水引入千家万户呢?宋朝,绍圣元年。
真正对仙迹说的自来水更为震惊的是因“讥讽先朝”被贬惠州的苏轼!
是的,他又被贬了。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刚刚收到了广州知州的一封求助信。之前他被贬途中,路过广州,广州的推官仰慕他的文才与学识,特意陪他游白云山,因此苏轼也与广州当地的官更甚为熟悉。
今日仙迹展示自来水之前,他正好收到了广州知州王敏仲焦急万分、派人快马送来的信一一广州突发瘟疫,横死多人!苏轼曾在黄州治理痘疫有功,收到信后,他就想起在广州时就发现当地百姓都饮用水塘里的水,不仅苦咸,还浑浊不堪,他又与罗浮道道士多方探讨,判断是广州百姓饮水有问题。因此他正在回信里建议广州知州召集民夫将山上楠竹砍下打通,节节相连,从白云山引山泉水到广州城内供百姓引用。没想到仙迹就讲了这自来水!
“自来水,好名字!水塔....啊!都是从山上引水,长远之距离,应要加建水塔!”
苏轼原本便担心距离太远,水从山上下来水力层层衰减,到了还未到城中就难以流动了!
但如果在沿途建造水塔,不就能维持水力了吗?苏轼连忙挥笔立就,还派了信任的友人携信立即动身前往广州!而同样是宋朝,赵匡胤时期,还身为晋王的赵光义
却想到了汴京城中卖水为生的水贩。
他们会将山泉溪流中取得的水,装在大木桶里,用一辆独轮车运到城中售卖,这些水相比井水更加清澈甘甜,一些富户便会买水贩的水饮用煮茶。赵光义的晋王府中便养了几个水贩,从他们手中定了一整年的水,虽每日都
而林家所在的村子竟直接修建水厂将山泉水免费送到各家各户,还不收银两,赵光义忽然觉着自己过得还不如后世的百姓好。但,他们来不及多想,林菱已经用火钳把灶台炉子里烧完的蜂窝煤取出来,又出去挟了三饼新的,还拎起来在直播间里展示了一下:[大家看,应该很少人家里还有蜂窝
吧?现在就算是村里,大多都通煤气了,
旦我们村里用煤气的还是少,蜂窝
某便宜很多、火快又猛还烧得久,所以老人们都还愿意用这个。]
煤?原来这是煤啊!
秦朝,嬴政很认真地观察着林菱火钳中夹
着的圆形带孔的煤饼,并命人立即将咸阳宫中负责烧炉的大火匠唤过来。
大秦虽也用煤,但煤价不菲,寻常时候还是用木炭更多。尤其为了炼铁,木炭已供不应求,几乎每炼千斤的铁便要消耗七千斤的木炭,于是“攻山取木,水旱频频”,不仅仅伐木的徭役愈发严酷,而山林破坏,天灾也更频繁了。故而,嬴政也早已想寻新的燃料了。
而将煤块压成煤饼,再在其中开孔,看着并不难,至少比林娘方
才说的引水之法更容易,且林娘
此煤饼“烧得久”,
或许日后真能取代木炭也未可知。
他命刀笔更将蜂窝煤的样子仔细画了出来。
与秦朝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汉武帝。
刘彻早就嫌弃木炭了!
不论是冶炼铜铁还是冬日取暖,都花费极高!
在仙迹出现之前,刘彻也已经盯上了煤炭,他修建的冶铁高炉、锻炉、熔炉,无一例外全都安置在煤山附近,取煤方便,而且煤炭林老夫子先前说的水排鼓风机,他也已命工匠去研制了。
虽不知后人说的水排究竟是何样貌,但曾经他们这些“古人”也能发明出来,如今仙迹为他指了水力的方向想必不会太难。于是他激动地问道:“林娘,此煤如何烧制,为何如此多孔洞。
[小猪佩刘:我见识少第一次见这种煤,为什么那么多洞啊?]
刘彻:”.....”仙迹又欺!!
林菱加完煤抬头一看手机,就笑了:
[小猪你肯定年纪比较小吧,没见过也不奇怪的,确实现在不多见了,也就我们这样山里比较远的农村里还有一些,城里估计连卖的地方都找不到啦!你问为什么那么多洞?因为这种蜂窝煤是用煤渣碎屑、木炭碎屑、石灰、黄泥之类的东西混合以后用模具压出来的,在上面开洞就是为了增加通风量,这样煤烧起来的面积增大,火就更旺了!
而且这种煤很省煤炭的,你看它的原料,基本都是粉末、碎屑、泥土啊,所以成本低廉,又很方便,而且几乎没有烟,味儿也比烧煤块更少,以前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我还记得,天气一冷,煤贩子就会推着蜂窝煤走街串巷,但有的煤贩子为了多挣钱,掺得土太多,经常一烧就烂,所以爷爷都愿意去比较远的正规煤铺子买。那会儿入冬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冒着寒风蹬三轮车去买蜂窝煤,一次买一-大车,咱们南方没有暖气,全靠煤炉子和抖腿取暖,那会儿家里还有一间房专用来堆煤饼。小时候的冬天,是被炉火温暖的日子。
寒冬腊月,家里生一个煤炉子,小屋里没一会儿便暖融融的,窗玻璃上的雾气会慢慢地融成水滴淌下来,奶奶总会在窗沿放一条毛巾吸水。那时.....
奶奶养来抓老鼠的大橘猫还在,我就抱着胖猫坐在温暖的煤炉旁边写作业、看课外书,炉子上我爷爷还会架上铁网或者陶盘,烤烤花生和栗子,满屋都是香味。说来也好笑,家里那只大橘猫是在外头捡的,它在外面抓田鼠、抓鸟厉害得很,结果被我家养了以后也不抓老鼠了,就成天蹲灶头等奶奶喂它,都喂得比煤炉子还圆了,二十来斤,可壮实了!可惜我家猫猫活了十五岁走了。
奶奶也走了。]
林菱说着说着,难免生出了一些怀念的伤感。
南宋,正拎着苎麻、芝麻、大枣、小鱼等“彩礼”去邻居家聘猫的陆游听到仙迹说起狸奴,也不禁好生伤感泪流。他先前养的一只猫猫也因病亡故,今儿便是去猫母家中,再聘一只它的同胞兄弟姊妹归家。为此陆游还精心写了一份聘书,在聘书上写明了猫猫之毛色、花纹,为其取名粉鼻儿。他还在聘书中写下了对即将到家的猫猫之期盼:
愿粉鼻儿康健、长寿,常伴吾终老......
陆游又请道士择选了聘猫的吉时,这才出门,谁知后人家中也曾养猫,而林菱说起与猫相伴的冬日温软,也令他格外心喜一一他也是如此啊!“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汉武帝朝。
刘彻听完蜂窝煤之事已无睡意,一边张着双手由言人穿衣,一边凝神细听,屏风之外,雕花长窗上映着外头鱼贯而入的内侍,正高举漆案轻手轻脚地为他摆膳,而在他身边能观看到仙迹的人已经手持竹简跪坐在蒲团上奋笔疾书。“仔细记下这煤饼之配方,随即便送到长安城外的铁官中,命铁官长、丞即刻研制....”
他话音未落呢,就听林菱接着说:
[不过我记得我爷爷跟我讲过一个典故,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蜂窝煤雏形,就诞生自2000多年
的西汉汉武帝时期,好像是河南一家汉代冶铁遗址里出土的,他们已经会在煤炭里掺黄土,还用模具做成饼状,还能成批量制造,除了没挖洞,其他都差不多。]刘彻:“....””
原来他本来就有吗!他怎么不知道??
于是立刻改口:“即刻命河南郡铁官长入长安拜谒!”
有此等好东西怎的没有献上来!
秦朝,嬴政也分外欣喜一一既然汉武朝便出现了这样的煤饼,说明制作并非难事,大秦也能造!他即刻命刀笔吏将记录了蜂窝煤配方、图样的竹简送到了火匠手中,命其全心制煤。而后面的朝代对煤炭的利用已非常成熟,因此看到林菱那蜂窝煤,都不用林菱再多介绍,被皇帝们找来的工匠都恍然大悟一一直接做个带十二个孔洞的煤饼模具,将配置好的湿泥煤团放进去按压成形,再晾晒几日不就得了?还有林菱灶台里内嵌的蜂窝煤炉子也不错,后人似乎又是用钢
做的炉子,但他们可
以用便宜的陶土烧制一模一样的!
简单易得,又能节省煤炭,于是纷纷下旨推行。
古人们对蜂窝煤感兴趣的时候,林菱已经把面线糊的配料都切好了,加了海蛎香菇等配料的汤汁也熬好了,将面线碾碎放入沸汤中,再调上淀粉,加了盐、胡椒粉、芹菜,没一会儿就好了。唐朝,李世民看到林菱随手打开装胡椒粉的盖子,撒下一把胡椒粉的时候,也不禁感叹:“后人不仅人人都吃得起雪盐,连昂贵的胡椒也比寻常啊,真是
是物质富
尧之盛世!”
唐朝的胡椒十分金贵,非达官贵人不能食。
林菱把面线糊端上餐桌,油条也切成一段一段盛在不锈钢盘子里,装好后就到楼上去叫爷爷起来,然后还跑去隔壁叫五叔爷爷过来吃早饭。林爷爷洗漱完下楼,五叔爷爷也推着他鼓鼓囊囊的巨大行李箱过来了,林菱见了吓一跳:“五叔爷爷,你咋带那么多东西啊?”“都是给你堂姑带的东西,她在外面吃不到家乡菜啊!”五叔爷爷嘿嘿一笑,将行李箱艰难放倒,拉链拉开,那么大的行李箱,属于五叔爷爷的只有三套夏天薄薄的衣服,其他都是食物。真空包装袋里分别装了刚刚杀好的土鸡、土鸭;一-大包平日自己都不舍得吃的红菇、大干贝;连夜亲手包的燕皮、扁肉;用来拌面一绝的沙茶酱....满的都是一个老父亲的爱。古人们见了也不由感慨:“都说儿行千里母担....父也是如此啊!”
清朝,乾隆却对那个行李箱感兴趣,忙叫人画了下来,送进宫中造办处:
“后人在行李上装轮子和拉杆?倒是有趣,也能给奴才们省点劲,叫造办处的太监做上一个来瞧瞧。林菱吃完饭,约的私家车也来了。
她帮着两个爷爷放行李,顺便和直播间说
[我们要先搭车去镇上长途车站坐大巴,到了市里才有动车站。所以
一路上要换乘三次呢,这还不算,我们这儿去西安就算动车也得坐十三个小时,所以
我特意买了商务座,至少还能躺一下休息,不然
怕老人家受不了,这么算一下,到西安北都晚上十点
[白鸟:哇,那一整天都得在车上了,确实辛苦。]
林菱跟着叹气:“没办法,确实距离太远了,一千七百公里不是开玩笑的哎!不过,因为我俩爷爷都没坐过动车,还是想带他们体验体验,等我们从北京回程的时候还是坐飞机算了。”诸朝的人却满脸问号:?
什么?从闽地到西安,一千七百公里,只要十三个小时?
在林菱没有直播的那两天,诸朝反复看了她群发的私信,因此都因系统的
观看时长提醒学会了如何换算后世的时间单位。
30分钟,是两刻钟。
一个小时,便是半个时辰。
那如今林菱说,他们横跨一千七百公里,竟然只要六个半时辰!!
虽然每个朝代的度量衡不大相同,但是闽地与西安这个两个地方在哪儿终究是不会变的,于是各自稍稍换算便也知晓这“一千七百公里”在本朝是多少里.....秦朝,嬴政也不禁有些晕眩。
“世上竟有如此神速之车架...”
若是在大秦,如此遥远的距离不走上一年半载又怎么可能到达呢?
先前所见的后世车辆,好似没有那么快速啊.....
只近距离见过林菱骑三蹦子那颠簸摇晃、轰隆隆作响的嬴政怎么也想不到日行千里的“动车”究竟是何等模样呢?“日行千里原来并非梦境......
汉朝,刘彻曾有效仿秦始皇率群臣前往泰山封禅的念头,只待自己征伐匈奴有功便施行,故而早已下旨泰山极其旁邑、途径郡县年年修缮驰道,他对长安前往泰山要走多长的路、花费多少时日一清二楚。长安前往泰山,若换成后世那“公里”,足有八百多公里,便是日-日不停歇,日行百里,也得花费尽九十日。而后世“一千七百公里”,只需要六个半时辰!
刘彻早膳用得都不香了:他想立即看到那日行千里的动车!
唐朝,作为一个征战半生的战神皇帝,李世民对这个距离更有感触,他打过不少“速战”,也指挥过不少急行军的战役,距离最近的便是他正月命奇兵,冒着严寒从马邑(山西朔州
直奔恶阳岭,打得东突
进击定襄(山西忻州)攻入城内
马邑离定赛145公里,李靖率军驰如闪电片刻不歇
耗费了五个时辰!
而李靖手下的精锐骑兵t
几乎是大唐手里最快的兵种了。
而后世日常出行便已能达到一日千......
那他们的战争又该有多么的快!
李世民神色严肃了起来。
宋朝,最激动的人却是赵光义。
他先前便对后世的各类车辆都颇感兴趣,如今知晓竟然还有更快的车,顿时心驰神往,恨不能亲眼睹之、亲身乘坐。“真不知那是何神物啊!”赵光义对埋头批阅奏折的赵匡胤感叹,又为自家兄长的平淡而奇异,“官家为何不奇?”赵匡胤只笑了笑:“如此神物不得朕所用,又何必惊奇?何况林小娘子必会带吾等领略那动车之神奇,稍安勿躁便是。作为与李世民一般戎马半生的皇帝,赵匡胤也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脑中也将这时速估计了一遍,却格外冷静:就是辽人的骑兵也达不到这样的急速,他们连林小娘子的三轮车都造不出来,何谈如此神物?既然无法肖想,也不必激动了。
他的心就像渐渐熄灭的蜂窝煤一
一蜂窝煤倒很好!
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却震惊地想:“林姑娘竟然还嫌这动车时间太长?”
若是给咱一辆动车,咱从南京出发攻打北元,朝发夕至,咱甚至能追着北元打过那罗刹国的都城去!朱棣更眼馋那飞机了:“爹,因为后世乘风而起的飞机比那动车还更快!您没听天灵灵地林林姑娘说嘛,她觉着一连坐六个时辰的车太辛苦,回头要坐飞机回家呢!”朱元璋听了不由嘀嘀咕咕:“实在娇气。”
六个时辰又什么好抱怨的!咱一路乞讨的时候,可是凭着一双脚从凤阳一路走到山东!而且每到一处都是饿殍遍野,他不仅连个能落脚的地儿都没有,还忍饥挨饿,好不容易在皇觉寺落脚,黄河却又决了堤!元廷征调了数万民夫挖河道,却不给民夫吃饭,累死了人就地掩埋,民怨沸腾,起义的星火瞬间燎原。看到那么多民不聊生的痛苦,当时年轻的朱元璋也会感到胆寒与心戚,因此他的梦想就是能一辈子当安生的和尚,谁知他收到了汤和邀请他一块儿造-反的信。朱元璋本来也不想去造-反,谁知,不知哪个该死的秃驴去元人的官府告发了他,他不得不跟着汤和起义,又是一路颠沛流离、生死难料。就是当了皇帝,他也不忘过往,时时放在心里。
这才对林菱出个门坐车都嫌累挑三拣四。
“小姑娘啊,这日子够好了!得好生珍惜才是啊!”
朱元璋忍不住对着仙迹一顿唠叨。
清,乾隆朝。
“若能造这样一车辆,朕南巡岂不格外便捷?”
虽然他已成了太上皇,但乾隆却还想着那江南美景,两眼闪闪发亮,招招手命贴身太监把工部侍郎叫来。他心中想着,不求做得如后世那般快捷,便是能得后世一两分,也好啊!这时,林菱放好行李,已经举着手机上了私家车。
这下历朝历代的人才终于知道这小铁车里头长得什么样子。
清朝,康熙津津有味地分析道:“这马车不错,还分前后两进,前.....哦,那估摸是马夫的位置,马夫边上还有个小座,想来若带着奴才,便可坐在车把式旁边,也好指个路。这跟咱们马车前头那车辕差不离。”他倒没有像晚清那位著名的太后似的,不许驾车的司机坐在她前头,也没生出要求司机必须得跪着开车的心思。毕竟不论是哪朝哪代的马车,人家马夫不都坐在前头么?马夫坐在车辕上的时候,也不是跪着的啊?“不过后世这车造得好,能遮风挡雨,还把奴才们的座也包进去了,对奴才们也真好....他想起有一年木兰秋弥,下了大雨,车马陷于途,连他的御驾都叫大风大雨糟蹋得漏了水,狼狈不堪,果然没有这铁车结实。要不他叫造办处也打一辆铁马车试试?
康熙思来想去,又觉着后人这小铁车也有点缺陷:“这车好似没有朕的马车宽敞?或是他们也有宽敞的,只不过今儿没......车里头是有点窄小。皇帝们都不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但等车真的跑起来,望着画面几乎没有晃动的仙迹以及车窗两边飞速后退只剩残影的树木,他们看着的人都不由感到一阵晕眩。“太快了!犹如骑在马背上!”
“怎么做到的,人坐在竟不大颠簸?”
话音没落,车就开上盘山公路了,一圈一圈的急转弯,林菱跟着弯东倒西歪,古人们便也跟着她东倒西歪,山路也有不平的,坑坑洼洼,当了一阵子左右抛物线后,古人们的视野又跟着上下频繁地晃。“呕....”
大臣们许多都被皇帝吩咐记录仙迹一言一行,故而分外专注沉浸观看,林菱的手机忽然这么一天旋地转,让有些本来就晕马车的大臣都晕乎乎地倒了地。[不成不成,这路没法播,我先下一会儿啊朋友们,等会到了汽车站我再开....林菱举着手机手酸,赶紧把直播关了。被晃了好一阵的古人们也缓过劲来了。
而在摇晃又急速中不适应的古人里头,有个例外。
赵光义半点也没受影响,神清气爽地对赵匡胤道:“臣弟倒觉着能坐在这车上极有趣.....
赵匡胤打仗骑马习惯了,倒也不觉着如何,只是有些惊讶地看向自个这弟弟,平日里倒小瞧他了,如沙包似的被抛上抛下,竟还觉着有趣?没想到他竟也有不惧马匹颠簸,他这个弟弟难不成还有征战沙场的天分?
大概过了半小时,林菱和两个爷爷大包小包检票过了安检进了长途汽车站,正站在闸机附近等着自己那一班车。她又把直播打开了。
趁着这个空档把早膳用完的刘
切顿时又精神了,他用茶水漱了口,正用绫罗擦嘴呢,就见眼前出来了一排整齐划一、高大如楼的超大铁车!他动作顿时一顿。
这些长长的铁车都刷着相似的红漆和图案,车头还按着巨大的透明琉璃,驾车的人就坐在那能转动的圆盘前,还有个人穿着红马甲站在车外头,挨个查看林菱三人手中的小条。清朝,康熙方才还在嫌弃那小铁车不够大,这下就来大的了!
但跟林菱走动的视野上去一瞧,见到车内挤挤挨挨的座位,他不由数了数,这样一辆车能坐二三十人呢,....有接受过交通安全教育的康熙还在感叹后人也忒老实了,那么大的车通通都按了座,若是把座都拆了,叫人都站着,说不准能挤更多人呢!大巴车很快就满座了,林菱也不好意思拍别人,就把镜头翻转对准了外头的风景。于是古人们跟着缓缓启动的大巴车驶离了车站,开上了小镇里的马路,镇上的风景他们见过了,但很快大巴就开上了高速公路。他们看到了腾空架设在一座一座山间的笔直道路,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将大山凿穿建造的“穹顶洞道”,这些人工打凿出来的洞里,竟然从顶上到地面也都是那种石灰色的材质,挂着无数似乎永远不会熄灭的弧形灯带,还有的隧洞极为漫长,古人们在呼啸的风声中计时,竟发现林菱乘坐的车穿行了将近一刻钟才出来!
不过时常进了隧洞,仙迹就会卡顿好一会儿,弄得古人们总是激动到一半也跟着凝固的画面凝固了。“怎么回事儿?”
只见画面又卡在长长的石灰水毛胚隧道里不得动弹了,嬴政围着播放仙迹的青铜鼎左瞧瞧右瞧瞧,忍不住伸手去拍了拍面前的青铜鼎,奇怪道,“怎么没声音了?”等车辆终于驶出那超长的隧道,他们才发现有人在直播间说话了:
[那个女人:每次看到你们闽闽各种隧道,都忍不住想,那么多的隧道、如此巨大的工程,是怎么修建的呀?]林菱把支架对准车窗外偷懒,又顾着给两个爷爷分书包里的薄荷糖,没第一时间看到,其他朝代的皇帝们却在看到这id时大多都微微一愣。“那个女人”这个ID先前夹在一堆送礼物的人中间,有很多朝代的人都没有注意到,但她突然单独出现,就不免引起了各时空君臣的注意了,也让他们不由开始翻找之前命官更记录下来每次直播时,各朝君王臣子的发言情况。这才发现,“那个女人”只在先前送礼物时出现过,而那时,也是所有皇帝头一回发言的时候。这也侧面说明了一件事一一她不是“本朝天下之主”便是“天下之主的监护人”。
“仙迹只将本朝的发言权交托给了皇帝或是皇帝监护人,而其他人的发言权需皇帝授权,那此人会是某个朝代临朝称制的太后么?”不仅仅是外戚强大的秦汉皇帝们,除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空,其他人几乎都没有往女帝上头想,略想想也就抛诸脑后了。而在唐玄宗的时空,哪怕李隆基已经当了一辈子的皇帝,都已经生了华发,看到那个ID还是下意识就缩了缩脖.....而林菱含-着糖,也扭头看到了留言。
[是啊,咱们基建狂魔的称号不是白来的。但其实能把隧道修出来也很不容易,你们有听说过
十多年前我们被-逼无奈自主
研发盾构机那事儿吧?但也正
因当初外国人看不起我们,倒逼了我们种-花家在基建、航天方面的飞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