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吓坏孔颖达

“祐唐 (.)”!

眼瞅着一场好好的诗词唱和变成了大规模的夸功现场,于志宁的脸跟便秘似的涨得通红,偏偏又说不出话来。

他说不出话来,李祐也差不多夸到头了。贞观年间的这帮文臣武将个个都称得上人中龙凤,但李祐夸奖程咬金等人的灵感还是来源于后世的《说唐》等话本和评书作品。这里面的东西拿来凑趣还行,但不能细究。还有就是隋唐好汉中有名有姓的也不仅仅都投了李唐,除了小说家虚构出来的,还有很大一批被殿上的这帮人给埋了。再往下夸夸谁?宇文成都还是单雄信?难道还能张冠李戴把凤翅镏金镋交给李孝恭使使?

好在小九是个好弟弟。小家伙一看别人都围着五哥的大作说个不停,虽然听得很热闹,但掺和不进去啊!自己的元夕诗也是下了大力气作出来的好不好?小家伙眼睛滴溜溜转了几圈,抱着自己写的诗颠颠跑到李二身边去了,踮着脚把自己的大作呈上,要让李二给评价评价。

小小的蒙童能写出什么大作来?不过李治读书用功,最起码格调韵律是没弄错的。李二迷离着醉眼读了一遍,自觉十分满意,便转手交给刘寅,让他把晋王殿下的大作诵读了一遍,也算是解了李祐的围。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实际上程咬金尉迟恭也没想着让李祐继续给殿中的诸位同僚继续“封神”。这样的事情参与的人多了,哪里能体现出自己的不同来?今天这样正好,“金殿群仙”中只有他们三个有确切的名号,说出去都能让人高看一眼。李靖那看不清形势、侯君集那阴阳怪气的西征吐谷浑胜了又能如何?胜仗谁还没打过?不过错过了今年的元夕大宴,少了这“金殿群仙”的名头,算是他们的损失!

刘寅读了李治的诗,殿中的臣工自然也要夸奖一番晋王殿下天纵英才。读了李治的,自然也跑不了李愔、李恽和李贞的。看起来李二提前打个招呼还是有效果的,几个皇子同样顺利过关,让李二这个当父亲的好生高兴了一番。

吃够了喝够了,笑够了闹够了,元夕大宴自然也就到了尾声。李治早就困顿不堪,这会儿已经熟门熟路趴在李祐腿上睡熟了。李祐自己也喝了几杯酒,虽然这会儿的酒度数不高,但架不住年龄幼小,这时候同样有些昏昏欲睡。等到太极殿中曲终人散之时,李祐才茫然清醒过来,晃了晃睡在自己腿上的李治,把小家伙交给刘寅送入后宫,又跟同样醉眼朦胧的李二道了别,便晃晃悠悠出宫去了。

出了皇城没找到自己的马车,却发现一架十分简朴的马车停在道旁,见李祐过来,便有人凑过来,躬身道:“齐王殿下,我家老爷邀您一叙。”

李祐借着今日通明的灯火瞅了半天,才看见马车上面那不太起眼的“孔”字,略微想了想,便走了过去。

“这么晚了,孔师尚未出宫?”李祐走到马车边,躬身问候道。

孔颖达那头发稀疏的脑袋便掀开帘子冒了出来,先是眯着眼睛打量了李祐一番,才笑着道:“老夫今日听到殿下所做诗余,偶有所感,故而在此等候。”

“不敢。”李祐恭敬道,“孔师乃是士林领袖,小子不敢劳孔师久候。不过小子所做诗余,自己也知道什么水平,孔师又何必故意调笑小子?”

“齐王殿下不妨上车一叙。”孔颖达笑呵呵地道。

李祐想了想,便登上了孔颖达的马车。

“孔师可有教诲?小子洗耳恭听。”李祐坐下来,一本正经地请教道。

“殿下刚才所做诗余,格律严整,徨然大气。虽然并未有真情实感流露其外,但十几岁的少年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十分不易了。”孔颖达粘着胡须道,“今日诸位皇子殿下所做诗词,当以越王殿下与齐王殿下所作最佳。”

“小子不敢当孔师夸奖。”李祐小心道,心中念头转了又转,却始终想不明白孔老头今夜忽然招呼自己到底为何。

难道是因为曲阜孔府的事情?孔府可是在自己的封地之上。不过孔颖达虽然是孔子嫡系子孙,但却并非出身曲阜。况且如今的孔府还没到后世衍圣公府那般嚣张霸道,李祐也不会拿着孔府做筏子。

李祐正想着呢,就听孔颖达道:“今日殿下诗余中所谓‘金殿会群仙’,凡人可擅封仙佛否?”

李祐一听这话,立刻便恍然大悟了,这老孔,是害怕了啊!

李祐词中所谓的“金殿会群仙”自然是拍马屁的说法,这个是没什么问题的。文艺创作嘛,大多是联想一下夸张一些的。可是后面对程咬金、尉迟恭、秦琼的夸奖就不同了。“混世魔王”、“黑煞星”、“好汉”,虽然听起来玩笑居多,但若是今夜殿中之语流传出去,民间的愚夫愚妇们可不管什么文学创作的夸张,他们只会树个牌位,然后点上香火。反正皇帝都认可的说法,谁敢说这三位不是神仙下凡?

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民间愚夫愚妇所为,向来为文人所不齿。可若是再向深处想一想呢?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宗教信仰,最基础的便是造神。世界上所有宗教的神灵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是人造的神和人造的神也是不一样的。人性便是神性,神性所反映出来的,恰恰就是人性。

所以有的宗教中的神生来便是神,他们荒淫无度,贪图享乐,他们的力量与生俱来,他们的脾性无可琢磨——因为创造这么一批神的人便是这样的一群贵族以及生活在这群贵族控制下的奴隶;有的宗教中的神生来也是神,但他们要到人间走一圈,看看世间的辛苦,然后将自己的教义传下去——因为创造这么一批神的人同样是贵族,但他们不会用喜怒无常的恐怖来统治他们的百姓,而是借着他们所创造的神让这些百姓屈服。

但是还有一批神他们是不一样的:他们生来是人而不是神。他们要么对后人有大贡献大牺牲,要么就是有高尚的情操和德行。他们生而为人,死后却被后人捧上神坛。人们信仰他们,不是恐惧他们的力量,而是敬服他们的德行和贡献。

补天的女娲、取火的燧人、筑屋的有巢、尝百草的神农、统一的炎黄、治水的大禹、说道的李聃、成儒的孔丘、制百工的鲁班、忠义无双的关羽……这些被推举为神明的,最初何尝不是凡人呢?

可是问题在于,如果神明皆为凡人所封,那么天人感应又当如何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