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四胖子委屈成球

“祐唐 (.)”!

这时一个内侍从殿外悄悄进来,凑到刘寅耳边说了两句,刘寅便点了点头,回身对李祐道:“齐王殿下,将作监那边说,您要的东西已经打造完成,已经送到尚食局去了,让您过去看一眼。”

“这么快?”李祐赶紧对李二拱手,道:“父皇,儿臣这便去尚食局,看看新搭建的炉灶怎么样了。”

“唔,去吧。”李二挥了挥手,道,“你们兄弟姐妹也一并去忙自己的事情吧,皇后与兕子如今也毋需担心了。”

“老道也告辞了。”孙思邈笑呵呵地道,“齐王殿下刚才说的话挺有道理,老道要和殿下多多交流一番。”

一众皇子皇女便行礼离开,还为出殿门,便听到身后李二又说道:“青雀,你且留一下!”

四胖子只好留了下来,等一群人都走远了,阴妃和杨妃也借口照顾兕子,带着各自的贴身宫女去了后殿,殿中只留李二和长孙皇后的时候,李二才盯着四胖子低沉开口道:“青雀,你老实讲,为何总是和你五弟过不去?!”

“儿臣不敢!”四胖子赶紧分辩,“儿臣只是觉得小祐少不更事,有些异想天开,作为兄长,自然要帮他查缺补漏。”

“查缺补漏?!”李二呵呵冷笑一声,道,“你读书有天分,学问做得极好,但若说帮着祐儿查缺补漏,你觉得你能行?”wutu.org 螃蟹小说网

“二郎!”长孙皇后急忙开口叫道。

“唉——”李二长长叹了一口气,道,“青雀,你是个聪明人,但胸襟委实小了些。不就是之前祐儿因为武家兄弟的事情戏弄了你一次吗?你便这般记恨他?那是你亲兄弟啊!”

“儿臣不敢!”四胖子“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的时候满脸委屈,道,“儿臣……儿臣就是心中有些委屈,想要教训小祐一下。”

“委屈?”李二把手中的茶盏往桌上一丢,正要说话,忽然想到了些什么,便压了压心中的火气,站起身来把四胖子拉了起来,温言道:“你委屈什么?朕的儿子,有什么好委屈的?!”

“小祐……”四胖子眼泪都流出来了,哭哭啼啼地道,“小祐把儿臣当傻子耍!”

“你是说祐儿朝你要钱的事情?”李二居然嘿嘿笑了起来,“什么时候想明白的?”

“父皇您知道?”李泰泪眼八叉地看着李二。

“朕乃是大唐皇帝,什么事情不知道?”李二好笑地道,“不是监视你们兄弟,但武家兄弟到了你的王府,之前还在祐儿府前闹出那么一出,朕不得不上点儿心思。”

李祐就藩前因为武媚娘的事情在当时还是燕王府的王府前和武家兄弟做过一场,成功将不孝不悌的帽子扣在了武家兄弟的头上。因为武家兄弟和李泰有利益往来,李泰便因此去找李祐的麻烦,被李祐装傻卖呆,借着就藩没钱、要向李泰借钱的名头把李泰打发了,却没想到四胖子一直惦记到这个时候。

“青雀啊。”李二拉着李泰的手坐下来,温言道,“父皇一直觉得你十分聪明,也一直很喜欢你。原本以为多亲近你、给你延请名师、让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是对你好,现在看来,似乎和朕所预想的,稍微有些出入。武家兄弟为何亲近你?还不是因为扬州乃是你的封地,和他们有利益牵扯?你真以为他们是和你交好?”

“自然不是。”李泰傲然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儿臣岂能不知?不过毕竟是应国公之后,儿臣也想帮着父皇亲近一番。”

“所以说,朕之前是想错了。”李二微微摇头,“到如今武家袭爵的事情还没有下文,不管是三省还是礼部、吏部,都没有奏本上奏武家兄弟袭爵一事,朕也从未提起过,你知为何?”

“武家兄弟不孝不悌。”李泰小声道,“是儿臣看走了眼了。”

“错了!”李二还是摇头,“武家兄弟不孝不悌并非他们至今未能袭爵的原因,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说到底,还是朕,从一开始就不想让武家兄弟袭爵,最起码,公爵是不用想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小祐才帮着朕找了武家兄弟不孝不悌这么一个借口。”

李泰迷茫地看着李二。

李二不由自主又摇了摇头,从头解释道:“天下土地,世家占了六成还多,但是世家才多少人口?所以朕心心念念的,便是要将土地从世家手中夺下来,交到普通百姓手中。可是旧的世家未灭,新的世家眼瞅着就要兴起。大唐建国以来,封爵的名臣名将不在少数,有些需要拉拢,有些需要平衡,还有一些,则需要尽快将这爵位打下去。像应国公这样的爵位,子弟并不出众,不管是朝堂还是军中,影响也并不大,降爵甚至直接去掉这一爵位,对大唐有百利而无一害。祐儿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故意和武家兄弟作对,将这借口送到了朕手中。你没想明白,找上门去寻祐儿的不是,你让祐儿怎么办?让祐儿给武家兄弟赔礼道歉吗?还是帮着武家兄弟上疏要爵要官?祐儿又不能明言此事,便只好装傻充愣将你糊弄过去。你只是想明白了最浅显的一点,便委屈成这样,念念不忘要寻祐儿的不是。却没有想明白,祐儿这么干,其实是因为他明白朕做何打算。”

李泰目瞪口呆地看向李二,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原本总是被父皇责骂的李祐转眼间竟入了父皇青眼!还以为是因为主动就藩的缘故,原来是因为这件事情得了父皇的欢心!

李泰这个年岁对于太子这个位置稍微有些念想,但无奈不管是这家伙日常所读的书籍还是他的师父,都是儒学经典、儒门出身,动不动就煌煌大义、光明正大,讲究一个名正言顺。但是不管是夺嫡之谋还是帝王之学,总少不了隐私谋算,所以一直以来都只觉得李祐当时把他打发出门的借口过于荒谬,明摆着要把他当傻子耍。却一直没想明白,这件事儿虽然李二事先不知,却暗合了李二的心思!

如今想明白了,便也知道了李祐当时为何要借着借钱的名义把他打发出门了。但是想明白了却更加郁闷了:你聪明,所以看明白了父皇的意思;所以不愿意和我这个愚笨之人多说,故意找了个名头就把我吓出来了!有你这样的弟弟吗?

“你也别怪你弟弟。”李二一看李泰先是恍然大悟继而愈发委屈的模样,好笑道,“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朕身为天子,也有难言之处,更何况你弟弟一个小小的亲王?书里面不都是说要堂堂正正吗?这件事情算是祐儿耍了个小计谋,自然不能落人口舌。”

“儿臣明白了!”李泰低声道,“之后自然去找小祐道歉。”

“那就好。”李二拍了拍李泰的脑袋,道,“好好和祐儿说,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并不为过,甚至承认自己的错误比一直坚持自己的正确更加难得。”

等委屈的李泰出了立政殿,长孙皇后才抿着嘴笑着问李二:“二郎今日为何如此有耐心?”

“朕对待儿子不是一直很有耐心?观音婢是在取笑朕?”李二笑了笑,背着手踱步道,“是因为之前祐儿的缘故啊!小孩子心思多,惯会胡思乱想,若是不多些耐心,难不成朕要再多一个装傻充愣的儿子不成?”

PS:前面第七十五章出了个bug,关于晋阳公主兕子的年龄问题。史书中晋阳公主生卒年不详,仅知道在十二岁时去世。史书中的相关记载都是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年方“始孩”。“始孩”意思是婴儿刚会笑。而根据《新唐书·晋阳公主李明达传》:“帝诸子,唯晋王及主最少,故亲畜(通‘蓄’)之。”所以一直下意识以为兕子就是长孙皇后的最年幼的女儿,在长孙皇后去世的这一年还是个婴儿。这两天仔细研究长孙皇后的资料的时候发现,新城公主才是最年幼的那个,《新唐书》和《唐会要》按照太宗诸女年龄大小略述诸女封号、生平、婚嫁、子女,均将新城公主列为最幼。而新城公主的生卒年比较详细,就是贞观八年。所以原本依照李二和李治通信时提到的“始孩”所推断的贞观九年出生就立不住脚了,所以改成贞观七年年初出生,故事中三岁多一点儿。

前文中还有一处说李治一脸羡慕看着长孙皇后怀抱着一个吐泡泡的婴儿,原本是写的兕子来着,但是现在当成新城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