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部伐建州

永安都司,宁安。

元末天下大乱,战乱亦波及了辽东地区,其间还发生了红巾军征高丽的大战,生活在辽东附近的诸多部落受到影响,迁移栖息地。

待大明建立后,诸多部落开始南下,其中建州女真部迁移后盘踞在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带。

多数时间,建州女真都待在宁安,宁安位于牡丹江沿岸,东边就是辽阔的长白山脉。

永安都司的风雪远比应天要严酷得多,不过,再严酷的风雪也挡不住洪武二十五年永安都司内的风起云涌。

宁安,萨理彦居所。

一个相貌英武的男子,正与萨理彦、王鳅畅饮,笑着说道:“好酒,萨理彦首领这里的酒当真好喝!哈哈哈!”

萨理彦含笑看着他,这男子名为刘虎,是野人女真多隆派来的亲信,也是说客。

萨理彦举杯,豪迈地说道:“喜欢喝就多喝一点,刘虎,在我宁安,你要多少美酒就有多少,放开了喝!”

一杯酒水下肚,刘虎的脸色微微涨红,道:“多谢萨理彦首领,不过在下可是带着公务来的,不与首领说完正事,在下可不敢酩酊大醉。”

萨理彦近期连续吞并小部落,实力增长迅速,引起了其他部落的恐慌与敌视。

光是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就与萨理彦有过数次争斗,不过都未曾在萨理彦身上讨得便宜。

除夕过后,多隆却忽然派来了刘虎。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刘虎八面玲珑,与萨理彦交情也不错,他来做说客在情理之中。

萨理彦微微颔首,说道:“我就知道你刘虎来是有事,说吧,多隆首领要做什么?不管是刀枪剑戟,还是明枪暗箭,我萨理彦都受着!”

刘虎忙摆了摆手,说道:“萨理彦首领言重了,哪里来的刀枪剑戟?在下今日来见萨理彦首领不为别的,只为与您交好,让你我两部永结于好!”

王鳅差点笑出声,不知该说刘虎是天真还是狡诈,建州女真与野人女真之间争夺生存空间,多年来摩擦就没有停止过,他们两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哪里还有永结于好的那天?

萨理彦闻言神情未变,问刘虎:“哦?多隆首领要怎么与我部永结于好?不会是要歃血为盟,结为义兄弟吧?本首领可没有那个面子,与多隆首领结为义兄弟。”

刘虎往前探了探身子,说道:“多隆首领有一妹,如花似玉,听闻萨理彦首领爱美人,你与她两人都是当婚配的年纪,何不联姻?多隆首领愿意送上厚厚的嫁妆!”

萨理彦爱美人不假,他的女人也不少,但与多隆联姻这件事,却万万不可接受。

萨理彦很清楚多隆等人有多恨他,这明面上让他占了好处,可一旦萨理彦与多隆的妹妹有了子嗣。

未来多隆等人必定会利用这个血脉子嗣做文章,甚至直接对建州女真“夺舍”,用心险恶!

萨理彦脸上的笑容消失,道:“多隆首领真是大方,不过,这联姻之事,本首领没有兴趣,刘虎,你回去告诉多隆首领,我们是做不成亲戚了。”

刘虎碰了钉子还不死心,说道:“萨理彦首领,多隆首领很有诚意,骏马、兵器、甲胄,这些都是嫁妆……”

王鳅冷哼一声,打断了刘虎的话,说道:“刘虎,首领说的话你没听懂么?休要聒噪!”

刘虎被训斥,脸色也迅速阴沉下来,看看萨理彦再看看王鳅,忽然间笑了。

刘虎一改方才的热络,说道:“好,既然萨理彦首领不愿意联姻,那我就与你说说另外一个条件,多隆首领还有女真四部的首领们,要向萨理彦首领要一样东西。”

萨理彦眉毛一挑,刘虎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这是要先礼后兵?萨理彦说道:“要什么东西?”

刘虎嘴角上扬,一字一句地说道:“诸位首领要你建州女真手下的潭州站,只要你建州女真让出潭州站,各部首领愿意与你萨理彦首领保持和平,否则……”

萨理彦微微眯起眼睛,眼珠里闪烁着危险的光芒,道:“否则如何?”

刘虎站起身,威胁道:“否则各部首领不介意联合起来,为被萨理彦首领灭掉的那些小部落报仇,到时候,你就算有三头六臂,能挡住各部联军么?”

萨理彦笑了,开始是轻笑,后来是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刘虎见萨理彦狂笑,觉得莫名其妙,便加重了语气,说道:“萨理彦首领以为在下在开玩笑?各部联合兵力远胜于你部,哦,李成善首领可不会与你站在一起死战,人家现在是杨总兵身边红人。”

萨理彦缓缓地站起身,冷冷地注视着刘虎道:“本首领笑你们狂妄自大,别说你们都联合起来,就算加上明军,本首领也不畏惧,王鳅,动手!”

刘虎还未反应过来,王鳅扑上前,早就蓄势待发的卫兵亦冲上去,将刘虎擒住。

被按住后,刘虎高声喊道:“萨理彦首领!你我是故交,我还是多隆大人的使者,你要做什么?”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何况这两方还没有正式交战,刘虎对此没有半点防备。

萨理彦慢悠悠地走到刘虎面前,弯下腰道:“本首领要给多隆、孔革那群家伙送一份大礼过去,让他们知道挡住我路的下场!”

萨理彦的眼神好像是一头饿狼,死死地盯着刘虎,刘虎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升起,喊道:“萨理彦首领不可,你这样做会被所有人耻笑!”

刘虎后悔了,早知道萨理彦这般疯癫,他就不该接下这差事。

连续的胜利,让萨理彦逐渐撕下了伪装,将性格中最张狂、嗜血的一面给暴露了出来。

嗡!

萨理彦抽出钢刀,一步步走向刘虎道:“耻笑?死人会耻笑本首领么?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嘲笑别人,跟本首领玩先礼后兵那一套?找死!”

唰!钢刀落下,一片雪花飞溅……

洪武二十五年,二月中旬,应天。

杨帆与李景隆、王图漫步于秦淮河畔,虽是冬日但秦淮河上的画船依旧人声鼎沸。

到了一处人少的僻静地,杨帆停下脚步,喃喃说道:“萨理彦啊萨理彦,你终于还是露出了本性。”

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初,建州女真首领之一的萨理彦绑了多隆的使者刘虎,将刘虎的鼻子、耳朵割下来,然后丢出了宁安。

刘虎受此大辱羞愤难当,将消息传递回去之后,便寻了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了!

王图愤愤不平,说道:“这萨理彦好生张狂,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他却割去刘虎的耳朵、鼻子,听说刘虎与萨理彦是故交,对故交下手如此狠毒,非人哉!”

萨理彦的行为激怒了多隆,更激怒了想要借着联姻,削弱萨理彦部族的其他部落。

刘虎的死让多隆振臂一呼,有了讨伐萨理彦的道义大旗。

很快,呼伦四部以及其他四个中型部落,加上部分小部落联合起来,对外宣称“九部联军”。

他们像模像样地书写了“讨贼檄文”,在檄文中痛骂萨理彦的所作所为,宣称要为死去的刘虎,以及过去被萨理彦灭掉的五个小部落报仇,铲除萨理彦这害群之马!

李景隆亦点了点头,说道:“大人,王图说得没错,萨理彦阴险毒辣,此贼绝对不可久留,不如趁着九部联军出手,我明军也出手帮他们,除掉萨理彦!”

李景隆自然清楚杨帆的盘算,但是萨理彦所做之事,让李景隆对萨理彦深恶痛绝,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杨帆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问道:“九江觉得九部伐建州,谁输谁赢?”

李景隆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地说道:“九部在人数上要超过萨理彦,不过,武器装备相较于萨理彦要差一点,我觉得九部联军有六成胜算。”

杨帆微微颔首,指了指秦淮河上的画船,道:“兵在精,不在多,九部联军就像是样子好看的画船,漂荡在秦淮河上,可是只要有一艘战船撞击过来,这些花架子挡不住的。”

王图与李景隆面面相觑,王图忍不住说道:“大人的意思是,九部联军会输?”

杨帆笑了笑,说道:“九部联军人数多,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彼此各自为战,看上去很是唬人,但实力没办法全部发挥出来,若不分兵还有一战之力,若分兵行事恐被各个击破。”

杨帆并不担心九部联军失败,九部联军失败了,整个奴儿干都司的部落会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

同时,萨理彦的野心会彻底暴露,彻底催发出来,只要杨帆再轻轻地推波助澜,萨理彦就有一统所有部落的机会。

萨理彦越疯狂到极致,明军出兵的机会就来了!

李景隆微微蹙眉,说道:“大人,萨理彦若击败了九部联军,恐怕那些部落里面会有不少人投降萨理彦,将来我们要对付萨理彦,会很麻烦。”

杨帆闻言仰面而笑,豪气万丈道:“萨理彦,不过冢中枯骨罢了,坐井观天之辈,再加上其他的部落又能如何?九江,今年内,我辽东必平定永安都司内所有的部落,你可敢与吾打赌?”

杨帆有说这话的实力与底气,李景隆的眉毛舒展开,说道:“看来这打赌,我是非输不可了,好,若能在今年内平定永安都司诸事,九江愿请大人与诸位将官痛饮三日夜!”

三人沿着秦淮河往前走,就见应天繁华昌盛,当真是人间盛景。

杨帆来了兴致,与二人寻了一条船泛舟于秦淮河上,好不惬意。

杨帆轻声说道:“陛下已经挑选了一批官吏前往安南,这一批的领头人乃是徐增寿,看来未来魏国公家子弟要在安南落脚,开枝散叶喽。”

王图笑了笑,说道:“可不是么,不止是官吏,陛下还要在安南设立锦衣卫与巡边御史,前几日纪纲还说他差一点被选中前往安南,不过,纪纲还是愿意留在大人身边效命。”

李景隆忍不住畅想,说道:“安南不过是一个开始,未来我大明会以安南为支点,走遍天下!”

王图猛点头,说道:“大人总说天外有天,在我华夏之外还有新的大陆,我想去看看带回玉米、土豆的大陆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正说得热闹,忽听岸边传来一阵呼唤。

“大人!杨大人!”

杨帆举目望去,发现杨寓竟来了,看其神色似乎很是焦急。

杨帆遂让王图靠岸,笑着说道:“士奇,你怎么舍得出来游玩了?不在家中看书了?”

杨士奇经过杨帆举荐,成为国史馆编纂,但依旧坚持每日读书不肯与同僚玩乐,因此被人戏称为“杨木头”。

杨士奇擦了擦汗水,说道:“大人,安南最新传来消息,燕王殿下与占城国,开战了!”

什么?

当初明军进入安南,除了有一名叫“常戊”的汉人为首的山贼相助外,就是占城国军队与明军联手,怎么安南刚刚被攻占下来,占城国就与明军翻脸交战了?

杨帆惊奇道:“燕王殿下并非好战嗜杀之人,也识大体,莫不是占城国出了什么问题?”

杨士奇点了点头,说道:“大人神机妙算,占城国兵卒在安南平定后,主动袭扰安南平顺省,造成大量安南百姓死伤,燕王殿下派出使臣前往交涉,希望能为安南百姓讨回公道,却被占城国拒绝。”

若大明想要对安南进行搜刮,这事情多半会不了了之。

但燕王朱棣何等人物?他自然明白要永镇安南,就少不得要获得安南百姓的民心。

故燕王麾下大军在安南作战,基本对百姓都是秋毫无犯,这一点使得安南百姓对明军的态度并不是十分排斥。

燕王朱棣在得知使臣传递的消息后大怒,当即率军本部人马前往平顺省,与占城国激战。

此举赢得了许多安南百姓的支持,甚至还有安南百姓主动投军,要对付占城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