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生财之道

晋江县主簿张桥,以及其他的吏员闻言,面面相觑,都打成这样了,你说有没有事?

沈诺脸色惨白,嘴唇发紫,颤巍巍地说道:“杨大人,下官……没事。”

杨帆点了点头,又问道:“你可知错了?”

沈诺心底涌起了一阵悲愤,他暗暗咬牙,发誓今天杨帆给他的羞辱,他一定百倍奉还!

沉默了片刻,沈诺道:“下官知错。”

“这就对了!”

杨帆仰面而笑,对沈诺也是对着在场所有的吏员说道:“本官心善,见不得我晋江的官员吃苦,所以,你们有什么事情要直接说,有什么错,要坦荡承认,只要主动认错,本官会从轻发落,也不至于小小惩戒一下,苦了你沈诺大人。”

小小惩戒?你这叫小小惩戒?

沈诺恨不得咬杨帆一口,他被打得死去活来,估计大半个月下不来床。

“好了,送沈诺大人去医馆,其他人等都随本官去府衙!”

杨帆大手一挥,官员们呼啦啦走了一片,就留下几名护卫,送倒霉蛋沈诺去治伤。

晋江县,府衙。

张桥小心翼翼地对杨帆说道:“杨大人,我等已经准备好了宴席,就等大人您来,就是不知道那些菜,合不合大人的胃口。”

杨帆闻言笑了,道:“我早年日子过得苦,没什么太多讲究,张主簿,不要紧张。”

杨帆看得出,主簿张桥,典史王潇,以及其他的吏员,对自己畏惧得很。

暴打了沈诺一顿是立威,但单纯的立威可不成,需要恩威并施才能收服人心。

当众人落座之后,杨帆看了一眼桌上的菜品,倒是格外精致,竟然还有应天那边的特色菜。

杨帆举杯,笑着说道:“本官知道,诸位对本官鞭打沈诺之行,心中不满,本官可以理解。”

这话一出,吓得张桥等人立刻辩解。

“杨大人多虑了,我等绝对没有不满,山贼横行为祸百姓,是我等无能。”

“对对对,杨大人秉公执法,我等佩服!以后我们当以此为戒,时时牢记。”

杨帆闻言悠然一笑,道:“诸位大人还真是深明大义,别的不多说,这杯酒,本官敬诸位,望以后我们精诚合作,开创晋江的大好局面!”

众人这才放下心,看来杨帆不会继续出手,教训他们了。

几杯酒下肚,气氛活跃了不少,杨帆说道:“来之前,本官也了解了一下,这晋江县官员的俸禄,在整个泉州府,都不算高啊。”

张桥苦笑,说道:“大人,我们晋江县耕地少,收取的税收也少,官员的俸禄就是想高,也高不起来。”

杨帆微微颔首,忽然语出惊人:“本官准备在晋江县,设置‘养廉银’,凡无贪腐的官员,都可以在年末领取养廉银,养廉银亦有部分留存府库,待荣休之后,全部领取出去。”

一众官员听到这消息,都愣了一下,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比谁都来劲。

一吏员壮着胆子,问道:“敢问大人,您这养廉银,年末能给多少?”

杨帆想了想,说道:“从知县往下,县丞五十两、主簿四十两、典史三十两,其他的吏员每年十两,具体的章程本官会再拟定。”

张桥、王潇等人听了杨帆的话,皆是面露喜色。

他们每年的俸禄虽然相较普通百姓是高,但花费也多,若是能得这养廉银,也是一笔不小的横财。

张桥、王潇,以及众吏员对杨帆的畏惧与怨气,瞬间烟消云散,连说话都底气足了不少,多了几分真诚。

朱棣、王图在一旁作陪,静静地看着,不禁感慨杨帆的手段之厉害,一打一拉,一天时间内,就将这晋江县的官员,整治得有模有样。

宴席后,众人散去,杨帆回到了后院。

这里已经被收拾完毕,由随行的护卫接管,道衍和尚正在廊下,围着一小火炉翻阅卷宗。

“道衍大师,一路舟车劳顿,您不休息休息么?”

杨帆领着朱棣落座,二人一身酒气,喝了不少的酒。

姚广孝轻声说道:“贫僧坐在车里也不费什么力气,并不累,不过贫僧听说,大人要设置养廉银,此举虽好,能为大人快速收拢晋江县官员的心,可是晋江县的府库……”

姚广孝简单地看来一下晋江县的府库与收支情况,发现晋江县的财政收入极差,都快入不敷出了,别说发养廉银,很多必要的支出,如修缮道路、维护驿站等的钱都不够。

朱棣凑过去,好奇地说道:“都说江南之地富庶,沿海也有钱,怎么这晋江县穷成这样?”

杨帆微微眯起眼睛,说道:“黄册编写还在推行,就算编写完了,却没有响应的税收改革,怎么可能有钱?再加上泉州市舶司无法收取太多的税银支援泉州这些穷县,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罢了。”

姚广孝深以为然,道:“所以要治理晋江县,需先解决银两的问题,有了钱,很多事情会迎刃而解,不过,大人要动他人的财路,阻力恐怕不小啊。”

杨帆仰面而笑,说道:“这天下哪有好办的事情?越难我越要去做,看看这泉州本地的官员,是不是真能翻了天!”

杨帆暴打县丞沈诺,并要给官员发养廉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晋江县。

人们对杨帆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杨帆是刚正不阿的好官,敢惩治犯错的下属。

有人说,杨帆与之前的那些知县没什么区别,官员的俸禄还不够高么?还要增加作甚?

无论评价时好时坏,杨帆的名声是传出去了,也让不关心政事的百姓们,对他有了些了解。

翌日,府衙。

一大清早,杨帆就派王图出去,摸底整个晋江县的情况,做情报王图是专业的,不用杨帆费心。

然后杨帆聚集了张桥、王潇,以及五名县里面有实权的吏员,开始与他们商议晋江县的“生财之道”。

“昨夜,本官与幕僚商讨到了后半夜,拟定出一份‘摊丁入亩’的税收改革章程,诸位都好好看一看。”

杨帆将文书分发给了张桥、王潇等,笑呵呵地说道:“若是此法能顺利实施,我晋江县的税收,将有飞跃的提升啊,你们看看,有什么意见都说说。”

张桥等翻阅了一番,面面相觑。

摊丁入亩之法,他们有所耳闻,不过这税收改革之法,听说是在山东曲阜试行,怎么他们也要开始了?

张桥想了想,挤出一抹笑意,道:“大人,此法虽好但是有些激进,是不是要等朝廷在山东试点有了结果再推行?不然,恐怕阻力不小。”

王潇也在一旁附和,说道:“大人,您这办法好是好,可咱县里面的富户鬼精鬼精的,他们不会同意的。”

杨帆眉毛一挑,道:“朝廷要执行政令,什么时候需要看富户们的脸色了?税收改革,关乎整个晋江县人的生计,晋江县的府库情况,本官不说你们也应当知晓,这养廉银,以及你们荣休后,后半生的着落,可都在里面呢。”

张桥、王潇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无奈,他们当然想要养廉银,也想荣休后有个依靠,可晋江县的那群士绅不是好惹的。

杨帆见他们不说话,道:“本官的政令你们尽管去推行,首先让全县的百姓都知道,这‘摊丁入亩’之法是什么,等老百姓都知道之后,如何解决那些富户士绅,由本官来做,这样总行了吧?”

一听杨帆要他们只做宣传,不用直接与士绅对抗,张桥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随后,杨帆与一众官员又商议了宣传的手段与具体细节,这一商议就到了正午。

眼看时间不早,杨帆让众人离开,唯独留下了张桥。

“大人,您留下下官,有何事?”

张桥小心翼翼地问道,他总觉得这位知县大人很危险,似乎在暗中谋划什么危险的大事。

“你对泉州市舶司,了解多少?”

听杨帆发问,张桥愣了一下,旋即说道:“泉州市舶司设有提举一人,为从五品,现在任提举的大人,是刘启,今年四十有三,提举之下就是副提举,从六品,定员二人,不过泉州市舶司而今只有一位副提举,叫付梓,往下还有一吏目,好像姓夏。”

杨帆微微颔首,与张桥一起走出屋子,他轻声问道:“据你所知,那刘启刘大人,为人如何?”

张桥露出怪异之色,道:“那位刘大人号称‘刘中庸’,谁都不得罪,谁都不讨好,就像一个不倒翁。”

杨帆仰面而笑,调侃道:“懂了,占着位置不做事,官场的老滑头罢了,他不该叫‘刘中庸’,该叫‘刘庸才’得了。”

泉州市舶司那是坐在聚宝盆上的衙门,结果被刘启经营得半死不活,养活自己都做不到。

当即,杨帆取出一封信,道:“本官写一封信,你差人送到泉州市舶司去,就说,我杨帆请刘启大人来晋江县一聚,商议未来晋江县开通远海贸易,与吕宋等的海运,望刘启大人不要失约。”

张桥吓了一跳,说道:“大人要开海外贸易?还要与吕宋做生意?这……恐怕刘启大人不会来的,大人,您一边要行‘摊丁入亩’之法,一边还要开海运,恐怕会分身乏术。”

杨帆挥挥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有些事急不得,有些事则迫在眉睫,何况本官这封信送出去,也没指望刘启真的会来,不过是给他吹吹风罢了,让泉州府的人都知道,本官要开海运。”

杨帆一手抓摊丁入亩,一手抓开海运,这是要同时动当地士绅豪族的利益。

他不怕死,更不怕事情闹大,他最担心的是,事情闹得不够大,不够作死!

张桥叹了口气,想要劝说杨帆却知道他劝说不动,只好乖乖去找人送信。

当晋江县开始为百姓讲解“摊丁入亩”,忙碌起来的时候,泉州市舶司,依旧风平浪静。

这一日,泉州市舶司吏目夏时敏,带着一封信匆匆来到府衙中。

泉州市舶司提举刘启,正悠闲地在府衙后院,摆弄他精心培育的花卉。

泉州市舶司副提举付梓一脸谄媚,道:“刘大人,这是下官托人从应天运来了杜鹃花,您瞧这品相这脉络,绝对是极品!”

刘启四十出头,身材有些肥胖,圆滚滚的脸上露出笑意。

“不错不错,你倒是有心了,这次的品相比上次的还要好,哈哈哈哈,让你破费了吧?”

副提举付梓连忙摆手,说道:“都是朋友没有花钱,他们一听说要送给大人您,主动免了钱帛,还是大人您的面子大……”

二人正聊在兴头上,夏时敏进来了,他行了礼道:“夏时敏参见提举大人、副提举大人,大人,有一封来自晋江县知县的亲笔信,请提举大人过目!”

刘启看都没看夏时敏一眼,继续修理花卉,道:“晋江县知县?晋江县知县不是才上任么?就算要写信也是给泉州知府,给本官写什么信?哎?新任晋江知县是谁?”

刘启看向付梓,付梓尴尬地一笑,他也不知道。

夏时敏见状,说道:“新任晋江知县,乃是前任锦衣卫指挥使——杨帆。”

杨帆?刘启手上的动作微微一滞,旋即冷笑了一声:“原来是他,那个在京城闹出好大动静的家伙,已经被贬黜到了晋江县那鬼地方,还不肯老实?你来读吧,本官懒得看。”

夏时敏闻言拆开了信件,念诵起来。

“下官晋江县知县杨帆,久闻泉州市舶司提举刘启大人之名,泉州市舶司地理位置优渥,然多年来所收税银寥寥,下官认为,欲振兴泉州府,应从泉州市舶司入手,吾有良策可令泉州市舶司大兴……”

“故下官请刘启大人来晋江县,共商大事,振兴泉州府,为泉州百姓谋太平富贵,就在吾与刘启大人之手,望大人不要推辞,吾将在晋江县,候刘启大人。”

夏时敏念完,刘启不禁笑道:“好一个杨帆啊,刚来泉州府,就想掺和掺和我泉州市舶司的事情,胆子不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