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四章 弥合南北,再造中华!

看完这些供词,朱元璋忍不住喃喃说道:“咱信任刘三吾,让他做科举会试的主考官,可他又是怎么办事的?

白信蹈、丁显、吴达……他们竟都与刘三吾沆瀣一气,操纵会试,还有朱梦炎,咱已经让他归乡,他竟也参与到这里面!”

掌控会试的官员,除了三个同考官没有同流合污外,其他人都有问题,而朱梦炎,宋濂等归乡、流放的官员,竟然也与此事有关,朱元璋气得发抖。

杨帆轻声解释道:“朱大人、宋大人都曾身居高位,宋大人更是当世大儒,他一家去了偏远之地,却能在那里迅速站稳脚跟,与当地的豪族联合在一处。”

宋濂声名在外,交友广泛,门生故吏也极多,当地豪族与之接触联合,也是顺理成章。

豪族支持宋濂就利用其影响力,与朱梦炎等旧时的故友联络。

根据刘三吾的交代,目前还无法确定,究竟是谁,挑起了操纵科举的头儿。

杨帆想了想,道:“或许操纵科举,是诸多大族与官员一直在想的事情,他们已经策划已久,宋大人与朱大人等,就是一个爆发的契机而已。”

朱元璋继续翻阅卷宗,道:“他们得了功名还不满足,有了财富也不满足,偏偏要插手科举,将以后朝中大臣都变成他们的人,其心可诛!”

刘三吾交代的供词里,涉及的官员多达一百余人,除京城内的还有二十余人没有被捕外。

在应天之外的南边,浙江、福建、江西三省内,就有六十二人。

对于这些人,朱元璋毫不留情道:“对待这些人必须快,要狠,咱知道有百姓来京城,声称纪纲滥杀无辜,此事调查清楚就好,让纪纲他们不要有顾虑,咱来给锦衣卫撑着!”

杨帆微微颔首,道:“陛下,那件事已经查明,那两个百姓,其中一个刻意为崔郾隐瞒,另外一个的确不知情,被知情的那个连累,纪纲,确实犯了错。”

顿了顿,杨帆说道:“臣的意思是,赔偿无辜百姓家属银五百两,再免除五年的税与十年的徭役,纪纲鞭十五,罚没俸禄三个月,请陛下恩准。”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问道:“纪纲可是你的心腹爱将,你舍得责罚他?”

杨帆神情郑重,回应道:“纪纲有能力有抱负,然行事手段过于酷烈,若他要走得更远,这性子需收敛,今日给他一个小教训,防止未来,他犯更大的错,这一顿鞭子,值得。”

“你能懂得这个道理很好,过犹不及,尤其是从今往后咱要重用锦衣卫,许多毛骧办的事情,都得交给你,还有你手下的蒋瓛、纪纲、程度他们。”朱元璋点了点头,拿着那沉重的供词往外走。

杨帆有心让纪纲等人收敛,说明杨帆从未沉浸在锦衣卫的权力中失去本心。

这一点尤为难得,让朱元璋更坚定了重用锦衣卫的决心,否则将来若是再有这般大案要案,谁能作为君王手中的尖刀,披荆斩棘?

在原本历史的时间线中,洪武三十年爆发了南北榜案,朱皇帝已经到了生命尽头。

身边没有马皇后、朱标、朱雄英,更没有徐达、汤和这样的老兄弟,亦没有杨帆这柄锋利的“屠刀”。

结果就是,他妥协了,这个一生要强的君王最终却妥协了,设立了“北榜”,将南北士子分开取录,对科举案的主考官刘三吾“轻轻放下”,判了一个流放了事。

若是朱元璋能提得动刀,焉能放过刘三吾等人?

闻言,杨帆犹豫了片刻,为毛骧求情道:“陛下,毛骧大人虽然查‘科举舞弊案’不利,但毛大人对您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请陛下……宽宥了他吧。”

朱元璋露出一抹感慨,道:“毛骧当年随着咱刀山火海,都闯过来了,刻如今有了妻儿之后便少了胆气,咱知道你与他私交深厚,他还让自己的长子,拜你为师,他在为儿孙打算。”

杨帆的心微微一沉,朱元璋却话锋一转道:“你放心,咱没有要怪罪他的意思,这么多年,毛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一次就算了,不过毛骧老了,亲军都尉府的很多事,以后便逐渐移交给锦衣卫吧,有你在,咱放心。”

二人出了大殿漫步在皇宫中,朱元璋与杨帆讲起很多过往的事情,说起了至正二十三年的洪都保卫战,朱文正如何坚守八十五天。

朱元璋不禁感慨:“当时咱率领主力,北上安丰援助小明王,听说陈友谅乘虚而入,咱心里也慌张,但是咱绝不会让人看出来,结果文正给了咱一个大惊喜,嘿嘿……”

谈论起过往,朱元璋仿佛摆脱了老态,又回到了戎马生涯,声情并茂地与杨帆说着如何起兵,如何攻城拔寨,又从南到北逐渐击溃强敌,直到攻克元大都,光复燕云十六州。

他说着说着,就问杨帆,道:“咱就想不明白,为何天下一统,咱驱逐鞑虏,光复中原,有些人还不肯消停。”

杨帆静静听着朱元璋的诉说,闻言思忖了片刻,道:“陛下,您乃是‘驱逐鞑虏,再造中华’之雄主,若是从今日往上数,吾认为唯有大秦之始皇帝,与大唐之太宗文皇帝,能比陛下高出一筹,其余历代君王,无人可比陛下。”

朱元璋笑了,瞧了杨帆一眼道:“你小子少给咱戴高帽子,有什么话直说吧。”他被杨帆一顿夸赞很是受用,不过也知道这小子敢想敢说,保不齐就有什么坏话要说出来。

果然,杨帆继续说道:“然凉国公在捕鱼儿海大胜诛灭北元皇廷,臣于辽东大破纳哈出夺取金山后,陛下还在犹豫往何处迁都之事,实为不明智,我大明的都城势必北迁,且必须定都北平,如此,方能稳定大局。”

朱元璋少有的没有因为他人说自己不明智而发怒,他叹了口气,说道:“以往咱还在犹豫,也没有将你说得太当回事,今年科举案爆发,咱每日都在想,南与北,是真的不同了。

咱本觉得他们都是大明的百姓,都是大明的子民,何须分出南北?但刘三吾等人却敢在会试动手,哎!”

朱元璋失望至极,见状,杨帆轻声说道:“后唐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反唐,朝廷围剿,石敬瑭厚颜无耻向契丹求援,并许诺割让燕云十六州,依靠契丹帮助建立后晋,向比自己小十岁的耶律德光称‘儿’,做了儿皇帝,还割让燕云十六州。

有宋一朝,丢失了燕云十六州,导致从开国到灭国,一直被北边压制,从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到宋灭亡元建立,再到开平王与魏国公攻克大都,光复燕云。

已经过去了四百三十年,这四百三十年来,北方多少汉人被胡化?若非有我大明,这南汉与北汉就要被彻底分开,南北的隔阂,比您还有文武百官想得都要大得多!

而且如今大明攻陷北元皇廷,臣大破纳哈出于金山,多了一个广阔的永安都司,应天虽好,却偏安于一处,无法辐射广阔的北方。

为稳固北境,为使燕云十六州等北人与南人弥补隔阂重新融为一个‘汉’,也为了辐射广阔的北方疆域,迁都,越快越好。”

朱元璋凝望着夜空,良久才喃喃道:“迁都……你觉得若咱说迁都,朝中有多少大臣会同意迁往北平?”

杨帆沉吟片刻,说道:“朝中大臣有两成到三成会赞同,应天城的百姓恐有大批不舍陛下离应天。”

朝中大臣许多在应天置业,若都城变成了北平,他们个人首先会利益受损,更关键的是,都城迁移到北平,对大明政局与天下局势的影响极大。

北方边疆的防务与大明各都司卫所的调整,牵动何止十万百万人的利益?

朱元璋的嘴角动了动,说道:“迁都的事情暗中准备,待清查完‘科举舞弊案’后再说。”

朱元璋要看一看,究竟有多少人,牵扯到了这一桩案件里。

洪武二十一年五月初,持续了快两个月的“科举案”,终于有了突破。

翰林院翰林学士刘三吾、张以宁,一手操纵会试结果,且牵扯出身后的一票人。

黄昏,应天城出城的街道上,一支人马疾驰而过,扬起一片尘土飞扬。

路边的酒楼二楼,解缙望着他们,眼中闪过一抹神采道:“这是今日的第几队人马了?”

解缙身边吴观玄、任亨泰、吴谦、翁华四人都端着酒杯,在窗边观望。

任亨泰笑容满面,道:“第六队,都是往南边去的,且只有一队是亲军都尉府牵头,其他,全都是锦衣卫。”

吴观玄轻声说道:“此案之后,恐怕锦衣卫会彻底取代亲军都尉府,成为陛下的第一臂助,权势滔天,权势滔天啊……”

他还未说完,一边的吴谦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调侃道:“吴兄,又开始忧虑了?你这杞人忧天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吴观玄据理力争,说道:“吾可不是杞人忧天,就今日锦衣卫在应天又抓了的二十多人,从今日开始赶赴各省那人,手伸到了南边,假以时日,锦衣卫岂不是权倾朝野?”

翁华拍了拍吴观玄的肩膀,说道:“吴兄,多虑了,我们来到路上可听说了,锦衣卫的副千户纪纲杀了两个百姓,其中一个的确为贼人,另外一个是被无辜牵连。”

吴观玄来了精神,他正是因为此事,才忧虑锦衣卫会不会越做越大。

翁华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杨指挥使亲自审查此案,赔偿了百姓家五百两银子,纪纲受了鞭刑,罚了俸禄,杨指挥使自己也自罚俸禄,有杨指挥使这般人物坐镇锦衣卫,锦衣卫不会逾矩的。”

吴观玄听了脸色变得极为精彩,有惊讶,有欣喜,还有那么一丝尴尬,他嘀咕道:“杨指挥使又不是永远不死,谁知道在他之后的锦衣卫会什么样?万一……”

解缙等人互相看了看,解缙一把拉住吴观玄,道:“吴兄,此案如今已经水落石出,朝廷也发了榜文会重新审查考生的试卷,吾等今日当浮一大白,为陛下,为杨指挥使!来!”

吴观玄的忧虑咽进了肚子里,翁华、吴谦、任亨泰等人举杯畅饮,道。

“为陛下!为杨指挥使!干!”

这一夜,锦衣卫马不停蹄地赶赴各地,而齐聚在应天城的士子则大部分喜笑颜开,通宵达旦地畅饮,庆祝‘科举舞弊案’终是有了结果。

这一案对大明的影响至关重要,自此之后的五十多年,直到杨帆去世那一年,大明的科举都未曾闹过任何幺蛾子。

锦衣卫的抓捕从五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六月初才告一段落。

应天之外,被抓捕的官员多达两百三十六人,而官员之外的吏员、豪绅世家大族的人则多达六百余人。

他们之间往往是一个被抓,为了戴罪立功,就将同伙的罪行都抖落了出来。

使得案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从“科举舞弊案”,演变成了一场在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扫贪”。

六月初,细雨朦胧。

刘三吾缓缓地走在青石板路上,他从未觉得走一条路有那么的漫长。

当刘三吾现身的那一刻,法场外观刑的人们瞬间沸腾。

“厚颜无耻,枉为读书人!刘三吾,你该死!”

“操纵会试坑了天下的读书人,老匹夫死不足惜!”

第“凌迟处死,为何不将他凌迟处死?”

“就是,砍头算是便宜他了!”

……

一阵阵骂声传来,让刘三吾昏沉的头脑清醒了很多,他望着群情激奋的百姓,愣住了。

曾几何时,刘三吾也想做一个好官,青史留名,万古流芳,可就是一念之差,刘三吾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快走!”

身后的士卒推了刘三吾一下,他一个踉跄差点跪在地上。

走在刘三吾身后的张以宁见状,讥讽道:“刘三吾,黄泉路漫漫,你莫非着急先上路?”

张以宁恨刘三吾入骨,若不是刘三吾没有撑住,他们不至于连最后的机会都没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