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扑朔迷离 五

“这批电子器材是我委托外国商行,好不容易从港城采购来的,大概能够组装十部电台,另外还有五部手摇发电机和十块电池。”

“费用什么的就算了,当我赠送给延州根据地的礼物了,不知道你们是自己送到延州,还是我给你们送到苏北?”陈明翔笑着说道。

做人情当然是有讲究的,这些买东西的开支,对他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没必要再和地下党要钱,就当是援助抗日组织了。

东西是由交易战略物资的英国商行,从港城那边捎过来的,也没花多少钱,就是麻烦了点,这是日本人严查的军用违禁品。

“我拿两台手摇发电机和十块电池给延州,其余的给你个地址,帮我们送到苏北根据地吧,感谢陈先生对我们的帮助。”郑同辉激动坏了。

从沪市到根据地一路上检查关口很多,许多急需的物资,根本运不到根据地,造成了实际的困难。

就比如手摇发电机,这种小设备在沪市不难见到,可在根据地就属于稀缺物品,电台所用的电池,充电都是个问题。

“这样吧,你们往家里捎带物资也有难度,不但有日本人的检查站,到了陕省还有山城政府的检查站,收尾工作我干脆也一块做了。”

“明天我派辆卡车到根据地,给琨瑜捎点进口的罐头、巧克力、糖果和点心饼干之类的食品,还有换洗的衣服,也给根据地送点香烟、食盐、大米、白糖、布匹之类的物资。”

“如果你们沪市地下党要送什么小物件回家,一起装车发走,我自信一路上还出不了什么太大的问题。”陈明翔笑着说道。

身为沪市的走私巨头,又有各大势力撑腰,无论是稽查队、警察局、日本宪兵,都不可能严查他的货物,至于陕省的山城政府地盘,自然有军统局的关系摆平。

对于陈明翔来说,想搞点紧缺物资那真是易如反掌,而且一分钱都不用花,打个招呼就有人送来,数量又不是很多,想要拍马屁的人多了去了。

陆琨瑜既然还要在根据地待很长时间,他就打算送点稀罕物过去,给领导和同事们分分也是有好处的,地下党再清廉,说到底就是些吃的东西,也构不成犯错误。

郑同辉嘴上不说,可心里却犯了难为,因为陆琨瑜已经出发去了冰城,那边迫切需要传递情报。,否则也不会单单选中了她。

“局本部发来戴老板转委座的嘉奖令,日军果然发动了大规模的轰炸,连续七天时间,每天长达六个小时,要不是因为我们的情报及时,这次可要造成重大伤亡了,委座对直属站嘉奖一万美元,军政部记大功一次。”王真拿着电文激动的说道。

“像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狂轰乱炸,哪还用梅机关出面、南造云子参与、第三飞行团策划实施?除非是一种情况才会这么做!”陈明翔纳闷的说道。

他受到委座嘉奖也不是第一次,倒是没有激动的意思,他可是一等宝鼎勋章获得者,还有一张“国之干城”四字题词,嘉奖令不算什么。

“麻痹我们这些情报人员的思维和怀疑,隐藏他们行动的真正目的,可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花招呢?”王真也想到了问题的重点。

“先不管了,我明天要去苏洲一趟,你有急事可以打这两个电话,纺织厂和缫丝厂办公室的,等我在苏洲安顿下来,装了电话后再告诉你。”陈明翔说道。

“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去苏洲了?”王真好奇的问道。

“你不要忘了,我现在是清乡委员会苏洲办事处的经济专员,也是物资封锁管理处的处长,这次去除了要和李仕群谈谈合作的事情,也顺便设立一个办事处,华通贸易公司苏洲办事处。”

“整个江浙地区的粮食和棉花,是沪市目前急需的物资,日本人控制着棉花销售,优先供应日资企业,导致我的三家纺织厂原料供应非常紧张,棉纱和棉布,是我和国统区交换物资的主要商品。”

“日本财阀控制的物资统制机构想要针对我,可清乡委员会是具有特殊权力的,当地的物资统制暂时由清乡委员会下属机构负责,加上宪兵司令部给我的支持,这个垄断形不成什么威胁。”

“至于粮食,沪市是以大米为主食的,而主要来源于江浙地区,可是自从江浙地区沦陷以后,大米几乎被日军给封锁了,输送到沪市的数量急剧下跌,这样就给沪市产生了粮荒。”

“我眼下的身份特殊,不可能以低价向沪市民众出售大米,但我能增加对沪市的大米输入,取个中间值,这样至少能够帮助一些人不至于被饿死,别的,我也无能为力了。”陈明翔说道。

日本占领江浙地区后,疯狂掠夺大米作为华中地区日军的口粮,去年一年预计总额达到了九百万担,也就是四十五万吨,这对沪市的粮食供应造成了致命的影响。

沪市的大米价格在不断的飞涨,市场价大致是两百块钱一石,等于两块钱一斤米,而黑市价格则是两百四十元一石,等于两块四毛钱一斤米。

普通工人的月薪只有三十二块钱左右,大约能买十六斤大米,尽管民国时期的一斤等于十六两,可两天一斤米,哪怕是喝稀饭也要饿死人了!

更为严重的是,无论是正常市价还是黑市价,关键要买的到才行,沪市输入的大米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这可是最低的生存保障!

“我知道你说的这些情况,沪市的各大米店目前严重缺少货源,日本宪兵封锁的非常严酷,走私大米很难进来,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其实从开战到现在,沪市每天都有饿死的老百姓,那种场景我都不敢看,而汪伪政府和日本人压制舆论,不允许报纸报道。”

“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没有钱买粮食,二是做工换来的钱不够吃饭,市场价买不到米,黑市价买不起米,粮荒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汪伪政府的公职人员,他们也面临同样的情况。”王真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