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词中之龙辛弃疾

他肤硕体胖,健壮如虎,有神兽青兕之勇。

他,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他,被称为词坛飞将军,可他只想沙场点兵。

他是辛弃疾,一个本想横戟沙场却无奈终日弄墨的男人。

“辛弃疾出生于南宋时期的山东济南,彼时北方在金人统治之下。”

“祖父辛赞虽在金朝为官,却一直心系宋朝,渴望南归,无奈家族人多无法成行。”

“辛赞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将爱国之情传递给他。”

“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金国皇帝完颜亮大举进犯南宋,北方汉人不堪压迫纷纷起兵造反。”

“辛弃疾毅然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军中掌书记。”

“这个职位不仅要负责起草军中书檄文告,还能参与军中机密事宜。”

“为取得南宋朝廷支持,辛弃疾力劝耿京南下接受南宋领导。”

“耿京很快接受建议并派辛弃疾南下,辛弃疾一行人到建康成功见到宋高宗。”

“宋高宗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

“当时北方的起义军众多,但规模普遍不大。”

“辛弃疾率领的两千余人在其中已算一股不小的力量。”

“然而,与金朝的强大兵力相比,仍显薄弱。”

“在这样的局势下,辛弃疾深知只有与南宋朝廷联合,才能有更大的胜算。”

“他凭借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在复杂的局势中为起义军寻找出路。”

“在起义军中,辛弃疾不仅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还以其重情重义的品质赢得了众人的敬重。”

“他与义端和尚的故事,更是凸显了他的勇猛和果断。”

“义端和尚在辛弃疾的劝说下,本已答应投奔耿京。”

“却因贪图金人高官厚禄,偷了耿京的印信逃跑。”

“辛弃疾被耿京怀疑,他立下三日之约,若不能擒获义端,情愿赴死。”

“最终,辛弃疾追上义端和尚,手起刀落将其斩杀,回去交差,耿京对他更加赞赏。”

“辛弃疾的少年壮志不仅体现在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上,更体现在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

“他在金人统治下长大,却始终不忘自己是宋朝子民。”

“为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不惜投身起义军,历经艰险。”

“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不朽的传奇。”

“当辛弃疾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后,悲忿交加。”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定率五十人闯入五万人的金兵大营,誓要生擒叛徒,为耿京报仇。”

“要知道,这是一场实力极其悬殊的行动。”

“五十人对五万人,犹如以卵击石。”

“然而,辛弃疾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精心策划了这次行动。”

“他趁着夜色掩护,带领五十名勇士悄悄潜入金兵大营。”

“此时的张安国正与金军将领在营帐中喝酒庆贺,完全没有料到辛弃疾会如此大胆地前来。”

“辛弃疾等人如神兵天降,冲入营帐。”

“在众目睽睽之下,迅速将张安国捆绑起来。”

岳父:辛弃疾的多面人生,文学成就背后的热血与落寞。

辛弃疾其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为官,却心怀故国,对辛弃疾影响深远。

辛弃疾自幼饱读诗书,文才出众,同时修文习武,渴望驱除金人,恢复宋朝山河。

少年时期,辛弃疾目睹金人的残暴统治,心中埋下了抗金的种子。

21岁时,他组织两千余人起义,投奔耿京的队伍。

在义军期间,他斩杀叛徒义端,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

后来,他奉耿京之命南下联络南宋朝廷,却在归途中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

辛弃疾怒发冲冠,率五十勇士夜闯金军五万人大营,生擒张安国,名震天下。

归宋后,辛弃疾满怀壮志,期望能率军北伐。

他写下抗金策略,却未被采纳。

朝廷仅任命他为地方官,让他治理地方政务。

在地方任职期间,辛弃疾政绩斐然,他在安徽仅用半年就恢复了滁州的经济繁荣。

在江西,三个月肃清多年匪患。

在湖南,创立飞虎军。

然而,由于他是归正人,始终未得到朝廷的完全信任,屡遭弹劾。

晚年的辛弃疾,心灰意冷,开始了闲居生活。

他的诗词中,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当金人再次来袭,朝廷想起辛弃疾。

但此时的他已年老体衰,无力为官。

同年九月初十,辛弃疾带着遗憾离世。

辛弃疾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壮的一生。

他以文才名世,以武勇报国。

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令人感慨万千。

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多样,令人惊叹。

他的豪放之作,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展现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抒发了他渴望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壮志豪情。

他的词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让人感受到他心中的热血与激情。

同时,辛弃疾也有婉约之篇。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涵盖爱国、田园等多个方面。

爱国词中,他表达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

农村词则描绘了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田园之乐化解现实中的痛苦。

辛弃疾的政论文同样充满豪情,笔势磅礴。

他能用形象的比喻、有力的证据、严密的论证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使文章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他的政论文与词一样,展现出他对国家、民族的深深热爱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

辛弃疾的书法作品也颇具特色,书法中锋用笔,点画规矩。

书写流畅自如,于圆润爽丽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气象。

笔意略显苏黄遗规,虽无豪纵恣肆之态,却也方正挺拔,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去国帖》见证了辛弃疾在繁忙公务之余,仍不忘以笔墨抒发情感,展现了他的文人风范。

总之,辛弃疾在文学和书法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金军将领们一时竟没反应过来,等他们回过神来,辛弃疾已带着张安国准备撤退。”

“但辛弃疾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趁机策反了一万多名耿京的旧部。”

“这一壮举,充分展现了辛弃疾的气魄和人格魅力。”

“他不仅有勇有谋,还能在危急时刻说服众人,共同反抗金军。”

“据说,在策反过程中,辛弃疾慷慨激昂地讲述了耿京的理想和他们起义的初衷,让许多人深受触动。”

“这些旧部原本就对张安国的叛变行为感到不满,在辛弃疾的感召下,纷纷决定跟随他投奔南宋。”

“辛弃疾的这一壮举让南宋举国震惊,人们纷纷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宋高宗对他也是赞不绝口。”

“一时间,辛弃疾成为了南宋的英雄人物。”

“他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着无数人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辛弃疾也因此开始在南宋为官,他本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勇气,为南宋的抗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他所愿。”

“南宋朝廷的软弱和主和派的势力强大,让他的抗金主张屡屡受挫。”

“尽管如此,辛弃疾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他不断地向朝廷上书,提出抗金的策略和建议。”

“他的一片赤诚之心,令人敬佩。”

“辛弃疾自南归后,一心想着抗金北伐,收复失地。”

“他怀着满腔热忱,先后写下了《美芹十论》《九议》等军事著作,详细分析了宋金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抗金主张。”

“在《美芹十论》中,辛弃疾从战略层面深入剖析了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弱点,指出了南宋抗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他认为,南宋不应畏惧金国,而应积极备战,抓住时机,一举收复失地。”

“在《九议》中,辛弃疾更是具体阐述了抗金的战略战术,包括如何选将、练兵、布阵等。”

“然而,辛弃疾的这些良策却遭到了朝廷的冷遇。”

“当时的南宋朝廷,主和派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主张与金国议和,以换取短暂的和平。”

“主和派认为辛弃疾的主张过于激进,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于是,他们纷纷弹劾辛弃疾,指责他好杀、好财、好色。”

“这些无端的指责让辛弃疾深感无奈和悲愤。”

“尽管辛弃疾的军事著作在后世被兵家所重,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但在当时的南宋朝廷眼中,却如一张废纸。”

“其实,辛弃疾的著作未被重视和重新启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宋朝的文书奏章体系使得奏章的保存并不容易。”

“辛弃疾上书《美芹十论》的时候官职低微,很可能是以章奏的形式上奏给皇帝和宰相的。”

“如果皇帝对奏章中的问题难以处理,不甚同意,一般会采取留中的办法,或者将奏章交给有关部门讨论研究。”

文天祥:南宋传奇辛弃疾,诗人中的战斗王者。

辛弃疾的性格刚烈,在他的词作和生平事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他的词中,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坚定的信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句词中,充满了对实现国家统一、建功立业的渴望。

即便面临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困境,他的这种渴望也从未减弱。

反而愈发强烈,展现出他刚烈不屈的性格。

他的执念唯一,表现在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的伟大事业中。

从少年时期目睹金人的残暴统治,心中埋下抗金种子开始。

到组织起义军、斩杀叛徒、南归朝廷后不断上书抗金策略。

即便多次不被采纳,屡遭挫折,他也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

无论是在地方为官政绩斐然之时,还是晚年闲居心灰意冷之际。

他始终心系国家命运,渴望收复失地。

这种执念贯穿了他的一生,成为他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

辛弃疾处事果断,在面对叛徒义端和张安国时表现得极为突出。

当义端私窃帅印逃奔金军,辛弃疾主动请求捉拿叛将,毫不迟疑地许下三日之期,最终手起刀落将其斩杀。

得知耿京被张安国杀害后,他不顾众寡悬殊,果断带领五十名壮士冲入金营,生擒叛徒。

这种果断的处事风格,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更体现了他对正义的坚守和对国家的忠诚。

辛弃疾充满侠义之气,这在他的一生中有诸多体现。

少年时便立下报国之志,组织起义军反抗金人统治。

在军中,他重情重义,对背信弃义的义端绝不姑息,对有知遇之恩的耿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其报仇。

他的侠义还体现在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上,他始终关心百姓疾苦。

在地方任职期间,努力为百姓谋福祉。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他的词作中也充满了侠义精神,展现出他的豪迈气概和侠义风范。

总之,辛弃疾刚烈、执念唯一、处事果断且充满侠义之气的性格特点。

不仅在他的词作中若隐若现,也在他的生平事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种独特的性格,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也让他成为了后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的杰出词人,其爱国词作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文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辛弃疾的爱国词作以其强烈的情感、豪迈的气概和深刻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爱国词派。

他的词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民族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这种爱国情怀激励着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从辛弃疾的词中汲取精神力量,以笔为武器,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在文学发展方面,辛弃疾极大地拓宽了词的题材范围。

他的词作不仅有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还有对田园风光、民俗人情的细腻描绘。

不仅有对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还有对日常生活、读书感受的真实记录。

他把一切能写入其他文学样式的东西都融入词中,使词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样。

辛弃疾在词的艺术风格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他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

又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词风。

他的词既有雄放阔大的气势,又有婉约细腻的情感,

这种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在意象的使用上也独具特色,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

而是选用奔腾耸峙的自然景物和奇伟英豪的历史人物,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此外,辛弃疾的爱国词派在南宋时期声势浩大,吸引了众多词人的加入。

他们以辛弃疾为榜样,共同创作了大量爱国词作,为中华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国家和民族危急之时,这些词作成为了鼓舞人们抗争的精神力量。

总之,辛弃疾的爱国词作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

“而奏章在被皇帝审查批阅后,一般会到专门的地方进行烧毁,从而难有再次启用的可能。”

“另一方面,辛弃疾的观点眼光太过于长远和深刻,并没有刻意地去迎合当权者的意图。”

“无论是《美芹十论》还是《九议》中所持的观点,都与主和派的主张相悖,因此难以得到朝廷的认可。”

“在重重压力下,辛弃疾无奈解甲归田。”

“尽管壮志未酬,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自己的情怀写入词中。”

“他的词作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这些词句深刻地表达了他的悲愤之情。”

“同时,辛弃疾在文职工作上也做得十分出色。”

“他仅用半年时间就将当时因战火牵连而生灵涂炭的滁州经济振兴,三个月剿清江西周围的匪患。”

“在湖南为官时,他除了刚正不阿地处理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外,还秘密组建一支骁勇善战的飞虎军。”

“虽然这支军队最终因触及到朝廷贵族高官们的切身利益而被解散,但辛弃疾的才干和勇气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解甲归田后的辛弃疾,过着平淡的生活。”

“他的词风也逐渐转为平淡,早年那种壮志豪情早已被岁月的风霜所磨平,只剩下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然而,他心中的抗金之火从未熄灭。”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大喊着杀贼、杀贼、杀贼。”

“嘉泰三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再次为抗金大业贡献力量。”

“然而,此时的辛弃疾已步入晚年,身体每况愈下。”

“尽管他接到朝廷旨意,可指挥南宋正规军。”

“但岁月不饶人,他已无力再像年轻时那般驰骋沙场。”

“他心中充满了遗憾,看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一生的抗金事业。”

“如今却因年迈病重而无法亲自参与其中,只能寄希望于年轻一代。”

“辛弃疾的一生,命运多舛。”

“他少年时便立下报国之志,青年时勇闯敌营,名震天下。”

“中年为官,却屡遭冷遇,壮志难酬。”

“晚年虽获朝廷起用,却又因年迈病重无法实现夙愿。”

“然而,他的英雄本色和爱国之心从未改变。”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大喊杀贼、杀贼、杀贼。”

“这三声呐喊,饱含着他一生的悲愤与无奈,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

“辛弃疾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词作,也将永远流传下去,让后人感受到他那炽热的爱国之心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陆游:辛弃疾文武兼备,之所以得不到南宋的重用,这与他的身份有关。

南宋时期的辛弃疾可以说是一位文武兼备、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

论文,他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论武,他率领五十多人夜袭金军大营,活捉叛将张安国,并将其带到南京处置,连宋高宗赵构都称赞不已。

可是这样一位顶尖的人才,却始终没有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

23岁的辛弃疾被宋高宗任命为江阴佥判,开始他在南宋长达45年的宦海生涯。

宋孝宗在位时期,有恢复中原的愿望,积极启用主战派。

起初辛弃疾的仕途还算顺利,出任通判建康府,还得到了宋孝宗的召见。

之后,他又向朝廷多次上书,不过没有得到施行。

直到十多年后,已经35岁的辛弃疾终于遇到了伯乐。

此人名叫叶衡,在担任南宋丞相后,向宋孝宗力荐辛弃疾。

之后,辛弃疾历任要职,担任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

他还创建飞虎军,平定茶商的起义。

可是,辛弃疾之后却屡遭罢职,多次受到弹劾,一生之中最高的官职品级只有从四品而已!

辛弃疾的一生先后遭到七次弹劾,多次遭到罢职的处分。

第一次他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的时候,遭到言官王蔺的弹劾,最终朝廷免去了辛弃疾的职务。

第二次有人弹劾辛弃疾奸脏狼借,导致辛弃疾丢掉了福建安抚使的职务。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的情况与之前的差不多。

都是说辛弃疾奸贪凶暴,而且说他好色贪财、淫刑聚敛。

第七次的情况比较特殊,这次弹劾发生在辛弃疾去世一年后。

而弹劾辛弃疾的官员,居然是辛弃疾昔日推荐的人。

此人名叫倪思,他攻击辛弃疾迎合开边,请求朝廷削去对辛弃疾的恤典。

最后,宋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文武兼备的辛弃疾可以说是当时南宋最杰出的人才,可是他为何屡次遭到言官的弹劾,甚至在死后还被夺去一切官职?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主要与辛弃疾的身份有关!

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的山东早已被金朝占领。

他的祖父辛赞因生活所迫,没有南渡,只得在金朝做官。

但却心怀宋朝,辛弃疾深受祖父的影响。

后来,辛弃疾投奔南宋,可是在南宋朝廷看来,他却是个归正人。

所谓归正人就是那些来自北方沦陷区的原宋朝子民及其后裔。

可是,南宋朝廷以及那些南人对于归正人心怀猜忌,认为他们常怀异心。

因此,像辛弃疾这样的归正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朝廷的完全信任!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