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阿曼

转瞬间,冬至来了,隆武元年就快翻篇了。

作为民间和朝野一致公认的大节,冬至日不仅有朝会,民间也是人潮汹涌,买卖兴隆。

“年糕,年糕,年年高咯——”

“赤豆糯米饭,驱邪避凶!”

“南瓜粑,安庆府的南瓜粑,健康长寿——”

北京城聚集了上百万人,天南地北的习俗,饮食,在这里汇聚,可谓是无所不包。

张之洞伸了下懒腰,从繁杂的朝会中抽出身来。

第一次参加冬至早会,一开始的新奇感早就被磨灭,三四点起床梳洗,吹着寒风,顶着大雪,哆嗦地排队入宫。

三品以上的高官可以在殿中议事,余下的就只能在陛下、玉阶之中排着队,被风雪拍打。

这一上午下来,他感觉自己的两条腿都没知觉了。

“孝达,怎么着,肚子饿了?”

一旁,同科友人张佩纶则轻笑道。

“饿倒是不饿,就是冻得慌!”

使劲地搓着大腿,张之洞叹道:“岂止是手指不可屈伸,就连两腿都硬了。”

张佩纶则哈哈一笑,掀起裤脚,露出了里面的绒裤:“这是骆驼绒做的,你久在贵州,虽是直隶人,但却是南方身。”

张之洞叹了口气:“尤记得,在贵州时,苗乱频发,地方衙门欲壑难填,以至于按住葫芦浮起瓢,吾父为之奔走多年。”

“那时候我随身照顾,行走在山涧之间,倒是舒坦……”

搓了好一会儿,张之洞就在车里换下了官袍,穿戴起厚实的棉衣。

“走,咱们逛逛!”

张佩纶一口应下。

随从就牵着马车,在旁跟着。

沿街的叫卖声不绝,在冬日莫名的让人心暖起。

“菠萝,南洋的菠萝咯!”

口齿生津,张之洞与张佩纶哪里忍得住,立马就买了削好的一只菠萝,用油纸包裹着。

走了百来步,两人手中就有了油条、糖球、油煎韭菜饼等美食。

路过一个煤铺,张之洞忍不住停下来脚步:“去瞅瞅!”

“煤不是买好了吗?”张佩纶诧异道。

“过两天,我家眷要来,煤不够烧!”

张之洞迈步向前。

煤铺,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在北京城不下于粮铺数量。

这样专横的买卖,自然是皇商经营。

不过,张之洞却瞅到了一家新开的煤铺,门口竖起牌子:秦国无烟煤供货!

煤铺是屋子小,院子大,煤末子堆积如山,空地满是堆黄土、摇煤球、堆煤球、晒煤球。

铺子院墙粉刷的雪白,写上“乌金墨玉”四个正楷大字,一个个赛包公似李逵的煤黑子忙出忙进。

而令张之洞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堆起了泛起白色光泽的无烟煤了。

这在以往的北京城,根本就见不着。

伙计忙迎了过来,客气道:“客官,您瞧,这是大老远从秦国运来的无烟煤,烧起来没有烟雾,不呛人,而且还烧得更暖和,一块能抵两块普通的煤炭!”

“多少钱一斤!”张之洞瞥了一眼,随口问道。

“您是新客,这么着,一担无烟煤,给您一银毫!”

如今龙元贬值,一龙元虽然依旧兑换十银毫,但一银毫却只值九十枚铜钱,也就是九个铜元。

九十文一担煤,而且还是无烟煤,这着实便宜。

一旁的张佩纶忍不住插嘴:“九月我记得山西红煤十个大子(铜元)提一担,你这怎么还便宜了?”

“是不是质量不好?”

“客官,瞧您说的!”伙计赔笑道:“这煤价跌得厉害。”

“往年整个京城,要么是山西红煤,硬煤烧得旺,要么是西山门头沟,京城百姓根本就没得选!”

硬煤有两种,一种质量好的,经烧,来自山西,北京人称之为红煤。另一种不禁烧的,是门头沟的煤,另外,它的碎渣,碎末也是煤球的原料。

中等人家喜爱山西煤,也就是城南旧事之中骆驼队伍的由来,如今自然是采用火车,只有门头沟的煤还是用骆驼运。

“而如今,朝廷放开了,东北辽东煤,秦国煤,您瞧好着吧,过几个月其他各国的煤也得进来。”

“您这是买早了——”

听到这,张佩纶顿时感觉自己亏了一大笔钱,心疼得厉害。

张之洞笑着道:“近几个月,粮价、盐价都跌了,煤价跌了也正常。”

“给我来三担无烟煤!”

他从怀中掏出了三张银毫。

“好嘞,您留下胡同位置,咱亲自派人送上门!”

伙计笑得愈发灿烂了。

离开了煤铺,张之洞看到斜对面煤铺伙计那冰冷而又愤怒的眼神。

独门生意被抢了,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

但这是朝廷和皇帝的意思,谁也不敢违背。

“京城物价虽然仍高,但总算是能让人喘口气了。”

张佩纶叹道:“即使你我这样小有身家的人,在京城也是过得艰难!”

张之洞点点头。

二人并肩而行,耳旁忽然传来了一串铃声。

“让让,快让!”

只见穿着皂服,肩膀和袖子带着绿色条纹的巡警,骑着自行车速度飞快。

行人们也都习惯了。

“交警!”张佩纶淡淡道:“恐怕前面出现了堵塞,他们急着赶过去处理呢!”

“我在内政部听说,准备成立警察学院,吸收退役老兵和清白之人,日后分配到各地去!”

在内政部观政的张佩纶,倒是一副感叹模样。

户部观政的张之洞则讶异道:“这岂不是说,支出又得增多了?”

“好不容易盈余些钱,又得挥霍出去——”

“人丁滋生!”张佩纶沉声道:“往年一县几百人的编制,已然不够用了,警察到底是无品级,压力的话,熬一熬就够了!”

张之洞撇撇嘴,没有反驳。

街道上,随着自行车越发多了,人力车也渐渐被改变,零星地出现一些载客三轮车。

等到他们走了百来步,果然就见到了交通堵塞的原因:一头受惊的马儿,在街道上横冲直撞,伤了几个人,毁坏了一些东西。

也因此,街道静默了十来分钟。

“我听说工部也没闲着,准备效仿英国人,在地下修建一条铁路!”

张佩纶说起了见闻:“就是在地下钻条隧道,就跟矿山里面的运煤小火车一样,直接选择运人。”

“只要建成,从城内到城外,也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十几分钟就能出去,再也不怕道路被堵了!”

张之洞则笑道:“我听说是商业部引起的头,新城那里有许多工厂,工人衣食住行都不方便,毕竟远离内城,建了地铁后,就能供应了——”

“行走在地下的铁路,我倒是巴望得紧,这可比坐马车舒服……”

等到他们到了合租的小院时,就见随从把积雪清扫干净,入目是一片清爽。

院子中央的水龙头滴滴答答地流淌着水,一个铁桶在下面接着,附近则覆盖了一圈煤炭灰烬,依稀能够见到火光。

冬天水管结冰,露在地面的部分必须要用炭烧好。

暴露的水管都用麻绳缠绕,进行保暖。

这是京城的新景,外地人见了都稀奇。

……

科威特。

自从有了波斯的‘支持’,科威特瞬间迈入快车道。

特别在一批金钱的贿赂下,科威特向北扩张了数十里,与伊拉克的巴士拉成了真正的邻居。

彼此相隔不到六十里地。

最后再怎么花钱,也无法再前进一步。

无奈,吴光良只能退而求其次,决定挖掘一条运河,从巴士拉的阿拉伯河引水过来。

有了水,科威特算是活了。

一些华商也陆陆续续而来,让科威特城充满了一些活力。

而就在冬至日,吴光良准备吃饺子时,一支船队突兀而来。

“朝廷的天使?”吴光良一愣。

随即,他全身华服,恭恭敬敬地请来了天使。

天使很年轻,他自述道:“下官为阿曼苏丹国新任大使!”

“如今经过科威特,乃是传达陛下口谕!”

虽然说是口谕,实际上依旧在朝廷中保留存根,只是没有内阁票拟,司礼监盖章的圣旨罢了。

吴光良听得明白,这又是让自己配合此人做事。

接过口谕,吴光良投来了无奈的目光:“刘大使,你这是为了效仿波斯王大使?”

刘瑞祺微微一笑:“将军见谅,这并非是下官贪功近利,实在是机会难得,不得不为尔!”

说着,他述说起了波斯湾的阿曼局势。

此时的阿曼苏丹国,处于赛义德王朝时期。

在十八世纪中期之后,阿曼苏丹国就是阿拉伯半岛除了奥斯曼帝国外最强大的王国。

除了红海沿岸外,其他的半岛外的阿拉伯海沿海和波斯湾沿海,都是它的领土范围。

而在非洲东海岸,包括坦桑尼亚、肯尼亚、索马里的沿海地区。

阿曼苏丹国,可是赶走葡萄牙人建立起来的,其东非沿海地区也是继承自葡萄牙人的商站。

北起摩加迪沙,南至莫桑比克北界长达数千公里的沿海低地和沿海岛屿的海外领地。

也因此,阿曼王国拥有雄厚的海军舰队,足以抵抗英国人的入侵。

在1856年,雄主赛义德病逝,其长子苏瓦尔与马吉德相争。

苏瓦尔继承了半岛的领土,而马吉德则掌控着非洲东海岸的船队,两人不相上下,争斗不休。

结果,经过英国人的调解,阿曼苏丹国一分为二,将一个强大的阿曼和东非帝国分成两个独立的国家。

从此,这个亚非“第一海上大国”分成了两个小国,其强大势力和影响亦随之大大减弱。

“苏瓦尔被其子萨利姆所杀,苏瓦尔的另一个儿子阿赞起兵,成了苏丹。

如今苏瓦尔的弟弟图尔基联合各部落的头领们起兵反对阿赞,争斗不修!”

“什么乱七八糟的!”吴光良听得头晕眼花,最后无奈道:“你要参与到阿曼的内战?”

“是也不是!”刘瑞祺微微一笑:“如今其内战正酣,我们必然要参与其中的,至少不能次于英国人。”

“你是说,英国人会已经参与了?”

吴光良眼睛一眯。

“确实如此!”刘瑞祺沉声道:“以往在波斯湾,咱们并没有驻军,也没船队,阿曼自然插不上手。”

“如今科威特城已立,也有本钱参与了!”

“行吧!”吴光良摆摆手:“只要不影响大局,我就帮一把!”

二人协商了会儿,吴光良派遣两百名士兵护送着整个船队离开了科威特,抵达了阿曼首都马斯喀特。

这里依旧由先苏丹苏瓦尔的儿子阿赞控制,马斯喀特战况焦灼,其叔叔图尔基则联合各部,尤不放弃。

在刘瑞祺看来,几十万人口的小国,几万兵力打打杀杀,用的武器也多是火绳枪、燧发枪,偏偏却没有队列。

其准头可想而知,看上去激烈,但实际上却杀伤力不足。

所以威力最大的,反而是中世纪流传下来的骆驼骑兵,挥舞着弯刀杀戮,倒是威胁不小。

马斯喀特港的船流日趋稀疏了,刘瑞祺一时间感觉不可思议:“不是说马斯喀特港是波斯湾最繁华的港口吗?”

“这怎么看上去跟科威特一样了?”

武官在前面带路,苦笑道:“英国人有了蒸汽船,跑得比风帆快,运载也多,阿曼的船没有优势,自然就落寞了。”

“阁下何必来这?阿曼要什么没什么,遍地是沙漠,这里就是发配!”

对此,刘瑞祺却不这样看:“阿曼虽然落寞了,但对于桑给巴尔还有宗主国的身份,这对于朝廷来说是有利的……”

话已至此,一行人抵达了大使馆。

阿曼虽然曾经称霸印度洋和东非,但大明却不怎么重视,大使馆不到半亩,砖瓦结构,样式比不上乡下的土财主。

刘瑞祺宣布诏命,正式上任,对于士气低迷的众人,他问道:“英国人支持哪一派?”

武官犹豫道:“英国人立场一向模糊,他们只会支持胜利者。”

“如果说非要支持的话,那就是图尔基了,他支持世俗王权,有不喜欢阿赞那样的教长制!”

教长制属于选举制,君主制相较来说更为开明,或者说更有利于被控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