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

“祐唐 (.)”!

后世泉城济南最出名的泉水自然非趵突泉莫属。趵突泉不仅最为闻名,在历史的记载中同样年代最为久远,关于趵突泉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中,其中有一个专门的字符“泺”,所指代的便是后世的趵突泉。以后从这个泉中流淌出来的水流汇聚的河流便称作泺水。远古时期舜帝曾在附近的历山耕种,后来有人在趵突泉边建造了祭祀舜帝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的娥英庙,所以这座泉水也曾被称作娥英水。北魏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记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因为泉水奔涌,状若爆流,附近的百姓便直接称呼其为爆流泉,因此便引申出了“趵突”之名。宋代曾巩曾在齐州任知州,借用《诗经》中的句子,将泉水命名为“槛泉”,不过附近的百姓纷纷表示这名字太文雅了,接受不能,依然称呼其为爆流泉。于是曾巩也认命了,在《齐州二堂记》中写道:“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于是趵突泉的名字才算是真正固定了下来。至于“天下第一泉”的称呼,则是历史上的著名皇帝、封建盛世的尾巴尖、江南旅游爱好者、非知名诗词创作者、文物字画破坏狂人、后世戏说历史类影视剧最爱的灵感来源之一——爱新觉罗·弘历陛下留下来的。

后世在趵突泉景区能看到的文物、建筑绝大多数都是明清两朝所遗,如今的趵突泉就是一个水流汹涌的野泉,既没有“第一泉”的石碑,也没有华丽的大门,原野上一座小小的祠堂外雾气蒸腾、离着老远便能听到的如同隐约奔雷一般的水流声,便是如今的趵突泉给这个时代的李祐打招呼的方式。

祠堂便是娥英庙,纪念的是舜帝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这座建筑多次翻新,虽然后世肯定看不到李祐如今看到的建筑原貌,但基本的位置却被保留了下来。这座小庙曾经被曾巩“霸占”,在这里建了泺源堂和历山堂——也就是《齐州二堂记》中的“二堂”,而到了金、元以后则被改为供奉吕洞宾的吕祖庙,到明代才又恢复了泺源堂的称呼,并一直延续到后世。

如今李祐见到的,便是还没被老曾“拆迁”过的娥英庙。李祐好奇地走进去看了看,小小的庙宇中供奉着两位站立的女子塑像,塑像面容模糊,色彩陈旧,看起来已经已经供奉了很长时间。而在两人中间,则是一个空空如也的蒲团——这是给舜帝留的位置——神像前的供桌上散落着点点香灰,没有任何的祭品,却摆放着几角布头,上面还绣着小小的图案,大抵是些花、蝶之类,也并非什么精品,而是女童初学女工的作品,放在此处充作给娥皇女英的供奉。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小祠堂狭窄、低矮,里面冷冷清清,李祐四下看了看便没了兴趣,转身便出了庙门。跟随李祐的队伍似乎也习惯了这段时间的风餐露宿,不用李祐吩咐,便各自开始劳作,围着泉水搭起帐篷建起锅灶,妇人随手便从泉中取水,不一会儿,这里的雾气便愈发浓重起来。

后世趵突泉的泉水常年保持在十八摄氏度左右,在冬末的天气里这附近倒是暖和。李祐看着锅里已经开始翻花的泉水,忽然心中可惜万分:早知道来到齐州的第一天便要住在趵突泉边,应该在长安就把炒茶先弄出来准备着才是。

不过唐朝的煎茶也是可以凑和一下的,虽然李祐极不喜其中放的荤油、葱姜等物,但若仅仅只放些陈皮,中和一下青茶的草腥味,李祐也能大概接受。也不用他吩咐,已经熟悉了李祐习惯的武媚娘便拿沸腾的泉水给李祐煎了一碗在她看来味道寡淡的茶水,送到了李祐手中。

或许是心理作用,也或许是“回到故乡”的潜意识作怪,李祐倒是第一次感觉这煎茶味道极好。慢慢将滚烫的茶水喝完,一股热气从腹中直冲脑海,让李祐忍不住长长吁了一口气。

千里的路程,众人早就习惯了自己的那份工作。等李祐喝完了茶,庞大的队伍已经安顿了下来。队伍中的孩童也知道如今已经到了目的地,笑闹声倒是比之前更大一些。但大人却大部分有些沉默,虽然目的地到了,但未来的生计在哪里?齐王这个年少的亲王能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既然到达齐州,为何还要宿于荒郊野地?他们不敢向李祐询问,只好一边忙碌着手中的事情,一边慢慢将愁苦和担忧从心中挤出来,一直挤到了脸上。

晚饭做好,薛大鼎带着几个王府的仆从也赶了过来。他拿过来的那本记载着“世家传世之宝”来历的小册子李祐连看都没看,随手便丢到了一边,招呼薛大鼎吃饭。

“薛先生。”这一路走来,李祐早就扔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这时一边吃着饭一边对薛大鼎道,“我们这次来的人多,历城县里面肯定是放不下,要是强要齐州刺史府安排,免不了大动干戈,搅扰原住百姓,落下个苛待封地子民的名声。我看着这眼泉水附近倒是好地方,明日你便带人探查一番,沿着泺水让工匠先搭些棚子出来,供我们带来的人暂时居住。”

薛大鼎一边嚼着嘴里的食物,一边点头,一点儿也没有王府长史面对亲王时候的恭敬。李祐也不以为忤,接着说道:“历城县太过小了一些,容不下我们带来的这些人。明日让冯宝将工匠分派一番,等和齐州刺史府的人做过这一场,本王也不在历城县停留,带人去往淄州,先把我们这些人的生计解决一下。齐州的大小事务,便有劳薛先生了。”

薛大鼎闻言顿了顿,咽下嘴里的食物,道:“眼下春耕在即,殿下不在此坐镇,前往淄州便能解决这三千多人的生计?”

“土里刨食儿能管饱几张肚皮?”李祐笑着摇头道,“况且我们这些人想在土里刨食儿,势必要占齐州百姓的土地。我们初来乍到,不能夺了人家的生计填饱我们的肚子。”

“大唐立国二十年,齐州这才太平了多少岁月?人口凋敝、开垦不足,只要肯下力气,肯定能吃饱饭的!”薛大鼎看着李祐的眼睛道。

“这个本王倒是明白。”李祐点了点头,道,“只是只让人吃饱饭可不是本王千里迢迢跑到齐州来的本意。薛先生且容我卖个关子,我也不多带人,只带着几十个工匠到淄州走一遭,建几个窑烧些东西。薛先生自管带着剩下的人垦荒便是。”

薛大鼎想了想,便点点头应下了。他刚要张嘴说话,便听到东边马蹄阵阵,抬眼看去,除了苏郃带领的十几个王府亲兵,还有十几个衣衫华贵的人,同样骑在马上朝着这边奔来。李祐朝薛大鼎挤挤眼睛笑道:“来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