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而今迈步从头越

“祐唐 (.)”!

出了历城县李祐原本冰冷的面庞便带上了丝丝的笑意。初到齐州这两天虽然并不遂顺,但也没有出大乱子。而且在李祐看来,崔习德和卢闻道堪称十分配和的典范:他倒是并不担心这帮世家子弟眼窝子浅的小动作,比较担心的反而是隐藏起来的恶意,虽然经历了两段人生,但和这种官场老狐狸斗起来李祐依然难免心虚。如今倒是正好,崔习德和卢闻道欺负李祐少不更事,一番骚操作下来,反倒让李祐把警告的话说得明明白白,这会儿做了坏人唱了黑脸,倒是省了将来万般防备的力气。

薛大鼎坠在李祐马后,等离了历城县老远方才笑着道:“方才殿下在文庙中的话语倒是分外大气!想必这两日殿下与崔、卢二人虚与委蛇,为的就是今日这番话语吧?”

“薛先生懂我!”李祐笑了笑,道,“我倒是不怕这帮老狐狸给我们下马威,比较担心的反倒是面上恭敬、背后龌龊的那一套。我可是在父皇面前拍了胸脯的,将来要做的事情不少,两三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要是这帮家伙背后下黑手,难受的反倒是我们。像今天这般将话说清楚了,将来操刀子打板子,也不怕有人说本王不教而诛!”

薛大鼎认同地点了点头,又劝道:“不过殿下万不可大意。崔、卢二人今日算是丢了不大不小的脸面,或许会老实一段时间,但想要一劳永逸,殿下未免过于乐观。”

“薛先生此言极是。”李祐笑着应道,“不过只要这些人老实几个月的功夫,形势就大不相同了。只要我们在这十三州扎下根来,任谁也撼不动我们的跟脚!”

薛大鼎怔了怔,看了看李祐却没有接话。作为一个亲民官,薛大鼎知道这区区三千人在河南道十三州是多么的渺小,也知道远道而来、短时间内扎下根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不过看看李祐那稚嫩的脸庞上带着的微微笑意,薛大鼎还是将这些艰难困苦咽了下去。

回到趵突泉边的临时驻地,一上午的时间,已经搭起了一长溜简陋的草棚子。原本娥皇女英的祠堂也收拾了出来,作为李祐临时的驻所。虽然历城县中就有现成的都督府,现在李祐搬进去崔习德绝对连屁都不敢放,但李祐还是决定临时住在这里,最起码从长安带来的这些人真正能安顿下来之前,李祐暂时还不想搬进历城县中。

甚至在李祐的设想中,历城县那小小的县城简直就是笑话。看惯了后世几乎没有边界的特大型副省级城市,谁愿意住到被城墙围起来的小小城池中?在李祐在长安时不知天高地厚的设想中,将来就在这里修一座齐王府,将趵突泉和大明湖全特娘的围进来,王府正殿就修在大明湖和趵突泉之间(有兴趣的可以百度地图搜一下济南市,看看趵突泉向北略偏东、靠近大明湖公园的位置有啥O(n_n)O哈哈~)到时候王府西南角是趵突泉、东南角是黑虎泉,正西是五龙潭,正中是珍珠泉,北面是大明湖,泺水环流王府……不过仔细一想还是算了,这么一座王府东西南北都超过两公里,比后世的明清故宫还大五倍有余……

已经决定了明天启程去往淄州,李祐便在娥英庙中把薛大鼎、刘仁轨、沈亥、冯宝等人叫了过来。

“明日本王将前往淄州,沈亥将军带领部分亲事府亲兵一同前往,保护本王安全。之前孤已经让冯宝挑选了部分工匠,明日一起上路。”

沈亥和冯宝一起应了下来。

“孤走后,齐州这边的大小事务交给薛长史负责。”李祐继续道。

“殿下放心,有刘主簿协同,齐州这边不会出问题!”薛大鼎沉声道。

“这恐怕要偏劳薛先生。”李祐摇了摇头,道,“刘主簿不能留给你。”一边说着,李祐一边让旁边的房遗爱取过一张舆图来,这还是李祐从李二那里顺过来的,十分粗糙,李祐最初也是费了好大力气才搞明白图上那些线条是什么意思,并在上面做了一些标注。

“这里是历城县。”李祐指了指图上面的一个小小方框,说道,然后手指向西南方向滑动,到了图上标注的泰山正西方向,才继续道,“此处武德年间称作肥城县,乃是左丘明故里,如今应属博城县管辖。刘主簿带人去这里,寻找石炭矿。”

“石炭?”小祠堂中众人一脸不解地看向李祐。

“对,石炭!”李祐点头道,“穷苦人家有用石炭取暖的,不过石炭有炭毒,冬日里经常会造成阖家死亡的惨剧。不过这东西本王有大用,你们也不用担心炭毒的问题,本王有法子解决。”

“殿下若是能解决石炭取暖易中炭毒的难题,将来青史必有殿下英名留存!”薛大鼎一脸激动地道。

“这东西可不是仅仅能用来取暖。”李祐却摇了摇头,仿佛对薛大鼎所说的青史留名毫无兴趣。转而继续对刘仁轨道:“此处石炭矿藏应该算是比较丰富,但大多埋藏于地下。刘主簿需要寻找的是埋藏不深的矿脉,开采难度大、需要深入地下的矿脉且先标记下来,不要急着让人挖掘矿井!深入地下的石炭矿藏采掘时十分危险,切记!”

“臣记住了!”刘仁轨拱手应道。

肥城煤田在后世都是地下掘井开采,但实际上因为地壳运动的原因,只要是有规模以上的矿藏,或多或少都会有埋藏较浅的部分。不过这东西也得看缘分,不仅仅只是这部分浅表矿藏的多少,还得看附近的人口多寡、是穷是富、有无可替代的取暖物。否则埋藏较浅的煤矿早就被附近的百姓挖干净了——都快冻死了,没钱买木炭没钱盖新房,甚至附近都没有丰富的柴薪,谁还在乎那点儿炭毒?

李祐点了点头,继续道:“此处为泰山余脉,多石山。到时候若能寻到埋藏浅显的石炭矿,刘主簿便在附近寻一座石山,最好是草木不丰、山石嶙峋,没法种地又看起来不太顺眼的那种,让工匠筑几座烧砖的窑出来。”

刘仁轨张了张嘴,很想问什么样的山是看起来不太顺眼的那种,不过却被冯宝抢了先。冯宝问道:“殿下若要烧砖,少不了在河滩挖掘泥土,又怎么能在石山旁筑窑?”

“不是用来烧砖的。”李祐摇了摇头,“所以窑不要太大,作为试验之用。到时候本王会亲自前往,看情况对砖窑做些修改,才能筑大窑。”

后世从济南向南,长清附近的石灰岩山丘几乎被挖空,开车在附近的高速上,抬眼就能看到采石场挖出来的一座座绝壁,这些被开采下来的岩石,经过加工之后变成了城市的道路、建筑,换了一种面貌继续存在于天地间,同时也给济南地区贡献了大量的粉尘污染。一直到2010年以后,附近的采石场、水泥厂、石灰厂才逐渐关停,慢慢向更西南的位置移动。

李祐这会儿烧点儿水泥、石灰什么的,规模自然和后世没法比,造成的污染不会那么重,而且现在植被覆盖率远比后世高得多。等到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产业的时候,自然也会把这些石灰窑、水泥窑向外移动,所以李祐并不太担心污染的问题,反倒是担心自己这半吊子水平能不能在如今这个时代弄出合格的水泥来。

如今齐王府的属官也大多习惯了李祐的举止做派。这位王爷属于那种心思极正的人,偏偏又不愿意将全盘的打算告诉下属,况且这些人或多或少拿到过一些齐王亲手书写的文牍,不管是纤细的笔画还是遣词造句的方式,看起来都无比怪异。更加怪异的是,明明是写得大白话,偏偏让人看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像这种属地发展的问题,在李祐提供的文牍里面写了不少,但哪怕是看这些文牍最多的薛大鼎,也搞不明白里面的产业、链条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会儿李祐不主动说,他们也不再发问,只管到时候看看这位特立独行的王爷殿下能烧出什么东西来。

李祐又朝武媚娘扬了扬下巴,武媚娘便从墙角捧出一个灰扑扑的匣子来,初看十分不起眼,一直到武媚娘将它放到供桌上,众人才发现这竟是精钢打造的。

李祐随手摸了摸匣子四周自己用印章和蜡点上的印,才从腰间摸出一把钥匙打开了匣子。众人看李祐郑重的样子,纷纷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将丝毫注意力放在匣子中的事物上。

李祐从匣子里取出一叠纸,翻了翻找出其中一张,随手递给冯宝,又将另外两张递给薛大鼎,便将匣子牢牢锁好,然后武媚娘燃起一根蜡烛,将蜡油滴在匣子四周的开合处,等到蜡油微微凝固,李祐便将自己的私印在蜡油上印了下。然后武媚娘便又将匣子捧了下去。

冯宝一直等李祐示意,才小心翼翼打开了手中折叠的纸张。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副图形,冯宝只不过略微分辨,便认出这是一架耕犁,只不过造型和如今的耕犁完全不同,看起来短小了不少,显得十分怪异。

“这是本王设计的曲辕犁。”李祐对冯宝道,“效果如何未经验证,你先做出一架来,看看能不能省力、会不会比如今的耕犁更快更好用、还有没有继续改进的地方。”

“殿下天纵英才……”冯宝毕竟是将作监出身,只不过微微思考了一番,便大概摸索出了这种曲辕犁的好处,不过他神情激动地刚拍了半句马屁,便被李祐挥手打断:“拍马屁的话就不用说了。还是那句话,先做出来看看到底好不好用、有没有继续改进的余地。本王毕竟不是工匠出身,只能提供一个思路,到底如何做、尺寸如何把控,你找工匠商量。开春拓荒任务极重,若是误了农时,本王便要追究你的责任!”

冯宝这家伙小聪明不少,李祐极少给他好脸色看。偏偏冯宝很吃这一套,原本刚离开长安的时候还有些患得患失,如今却一副“齐王殿下亲近下属”的自得模样,被李祐说了重话也不羞不恼,笑了下便出去找工匠打造曲辕犁去了。

另一边薛大鼎皱着眉头看着李祐交给他的两张纸。齐王殿下一贯的纤细笔迹、从左向右横着的书写方式,还有不同的符号用来划分句读,这些东西薛大鼎或多或少已经习惯了,甚至觉得作为官府文牍十分好用。但里面的内容却让薛大鼎有些犯难,等全篇看完,才迟疑道:“孟子尝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殿下这‘公社’的设想,恐怕有些想当然了。”

2021年2月1号,我又活了……

我努力这个月更新28天o(╯□╰)o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